第140章 算法演变史(1 / 2)
“怎么昨天半夜有人加我?”
“哈?有这回事吗?我不知道哦。”陈博装起了糊涂。
王旭怀疑道:“奇怪了,照理说,没事干乱推名片,我的好友列表里只有你有前科。”
“可能是新来的犯人,你想想,最近有加什么好友吗?”
王旭回忆道:“之前在图书馆上课个人账号忘记切,被人疯狂加。”
“你这号是明星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加你?我也好想有这待遇。”
“怪我的微信名。”王旭长叹了口气。
“你的名字?你改了名字吗?”陈博好奇道。
“不和你说了,又到了愉快的洗胃时间,我以后再也不乱吃东西了。”王旭抱怨完,挂断了电话。
陈博去翻了翻通讯录,找到王旭的头像点看,差点笑崩牙。
“[加上我发200元红包],你是嫌钱多还是嫌事少?”
没人帮自己留意课表,陈博每天早上还得提前起床查看,生怕突然多了些奇怪的东西。
这节选修课是《计算机算法的前世今生》,对于陈博而言不陌生,只是目前身处的时代算法又发展了几十年,难保不会新增些理论知识点。
“别人都是穿回过去作威作福,我倒好,一个可怜兮兮的原始人落单了。”陈博挠挠头,拎着键盘袋出门。
老师是个标准的码农形象,象征资历的深度地中海,一脸漠然的神情,厚到可以防穿甲弹的眼镜,灰白相间的格子衫,略显僵硬的步伐,手指时不时还会做出敲击键盘的动作。
“今天的人怎么有点多啊?是代课竞争上岗的缘故吗?”老师推了推眼镜,粗略数了遍人头,上座率是高了不少。
“老师,今天键盘应用学的也上这节课。”前排的同学提醒道。
“哦哦,原来如此,好吧。”老师打开电子教材,开始照本宣科。
陈博对这部分内容不感兴趣,计算机算法方式多样,传统的有递推法、递归法、穷举法。
当初在负责算法推荐时,陈博采用的是应用广泛的动态规划法,即将原问题分解成由各因素组成的子问题,通过求解子问题的答案反推出原问题的最优解。
举个例子,探讨不同情况下消费者购买需求变化,会先将影响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变化因素逐一列举出来,分析得出结论,在汇总所有结论建立一个模型,得出最终解。
早期的计算机算法远没有这么先进,大约在零几年某度引擎制霸全网搜索的年代,当时的算法只停留在单线思维,处于搜瓜得瓜,搜豆得豆。
互联网广告投放业务的蓬勃发展变相推动了算法技术革新,每个人的喜好大不相同,如何把广告更精准地送达给目标人群,成了商家们考虑的首选。
以前把广告投放给1000万人,最终的转化率可能不足1%,在实现精准投放后,可以把50个广告分别投给50万人,后者的单价比前者便宜30%,但实际效果远胜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