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行迹可疑(一)(1 / 2)
“同志,我们是来投奔游击队的。”陈西若说道,说完他将背后的长包裹打开来,居然是一柄步枪。
“是枪啊!”几个少年眼睛一亮。
“只是空枪,没有子弹,这是我自己的枪,从保安队带来的。”陈西若说道。
“你等着,我去向张大叔报告一下。”一名少年说道,说完,他拔步而跑。
沈英提着皮箱站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看着这些少年。看得出来,这些少年的胆气非常壮,显然是受到根据地抗日斗争的影响。
少年强,则国强!不知为什么,沈英想起了梁启超这句话。
很快,一个满脸胡子的中年人大步走了过来,跟随在他身后还有几个年轻人,服装不一,身上背着各种制式的枪,有一位居然背得还是鸟铳。
那中年人走到沈英和陈西若跟前,仔细打量几眼说道:“在下张百川,不知道两位怎么称呼?”
“我叫张西若,是新安市保安队的士兵,因为看不惯鬼子的行径,便想来投奔八路军,还请张大哥帮忙介绍。”陈西若说道。
张百川又望向沈英,沈英也做自我介绍道:“我叫沈照溪,是华北师范刚毕业的学生,曾在新安市做过文书工作,这次来根据地,投奔贵方,希望能够为抗日尽一份绵薄之力。”说完,沈英将自己的身份证明掏出来给张百川看。
“两位是怎么认识的?”张百川认真地看了沈英的身份证明后,将证件还给沈英后问道。
“我们是走到前面富阳镇时,两人同坐一辆牛车来到这里时,在路上才认识的。”陈西若说道。
“既然这样,我先找个住处给两位安歇吧,我们抗日根据地也欢迎两位。”张百川听完两人的介绍后,又问了一些事情后说道。
随后,他领着两人在村里面找了个住处,将两人安顿好,并将陈西若的枪收了去。
张百川将枪拿到后,迅速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要知道,这时代,投奔抗日根据地的人虽然很多,但大多都是很普通的老百姓,有点专长或者有文化的人并不多。
沈英和陈西若两人的身份显然不在这些普通的百姓之列。陈西若是伪军投诚过来的,上过战场,会使用枪支;而沈英则是大学毕业,这年头大学生是妥妥帖帖的知识分子,各级组织都会照顾有加,并优先吸纳培养。
总之,这两人都是抗日根据地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张百川并不敢怠慢,很快把两人的身份情况反馈上去。
接下来的几天里,沈英和陈西若经过政审调查合格后,根据地的组织便把他们编入了队伍中,陈西若进入了游击队,而沈英则有因为有文化,编入了宣传科,主要任务是编写宣传资料,印刷宣传标语之类的,偶而也要深入到其它农村,宣讲党的政策。
进入了宣传科后,沈英才发现抗日根据地的工作真是能让人忙得脚底朝天,和他在敌伪政府当稽查科科长天天读报喝茶的日子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在地,一个在天。
而陈西若被编入游击队后,有事了出去和鬼子打两丈,没事了在村里操练,同时帮老乡担柴挑水,收谷打麦,也是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