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我的老子是崇祯 > 第二百章 作坊议国事

第二百章 作坊议国事(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感三世长生成道录  万道天尊  帝姬来袭:相爷,速速接招!  姐有超能力  重生一百次:前任那个渣  兽世萌宠:兽夫养成记  我在荒岛建别墅  我成了一只鳝鱼  梦幻西游之我叫剑侠客  花样快穿:老公大人,求攻略 

“自然要应允!不应允的话,那些灾民该如何度过这个新年?”朱慈烺斩钉截铁地回答了倪元璐之所问。

“陛下,可是户部那些粮食.....!”倪元璐急眼了。

“倪爱卿,朕知道你想说什么。无论如何,杨廷麟提出的十万石粮食一定要运给他。赈济灾民,刻不容缓。其他的事,暂时先放到一边。”

倪元璐还想说什么,但孙承宗在一旁示意他先不着急。

“陛下,赈济灾民的粮食,确实一粒也不能少。不过,国库所存的那点儿粮食,还要应付明年辽东的战事。必须要想办法购置一批粮食进京,不然,到时候真到打起仗来,前线将士没有充足的粮草,那不仅将大挫我军士气,还会有失城之危。鞑子前面吃了那么大的亏,老臣料定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皇太极此人也是一位嗅觉极其敏锐的首领,一旦有战机,他都不会错过。”

对于孙承宗提出来的这个忧虑,朱慈烺自然也有想过。辽东的局势一直不明朗,满清长期都跟驻守在各个城堡的明军有大小不一的战斗。吃亏的一方,一般都是明军。毕竟,满清士兵只要以来骚扰,就几乎是以战斗力不俗的骑兵为主,很少会派行动迟缓的步卒出动。

这些情况,对于曾经一手促成关锦宁防线的孙承宗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也正是如此,他才会担忧要是粮饷不足,辽东的局面可能还会继续恶化下去。

“阁老所忧之事,朕也多次思虑过。辽东的局势确实不能再恶化下去了,至少,我们得维持住现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朕也懂。请阁老放心便是,朕不会让在辽东与鞑子浴血的将士们没有粮饷的。”

朱慈烺这样信心满满的说,孙承宗几人顿时便想到了前面天子派王祥前往良乡和房山俩县施行新政,并补收粮税一事。要是王祥能顺利将俩县那些官绅们的所有粮税都收上来,那还真有可能解决一部分的粮草问题。

“陛下,现在国库的存银不过俩百万两,所存粮草也只有俩百多万石。明年的开支现在各部还未与阁老们商议,但以微臣看,就这点儿银两和粮食,只怕是难以为继。”

倪元璐又开始哭穷了。其实也不是他想要哭穷,事实上国库的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朝廷每年的开支都很大,很多省份连年遭受战乱和天灾,粮食歉收。尽管当地官府强行逼着百姓交税,但有些人就是拿不出来,这有什么办法?把老百姓逼急了,他们就开始逃离原籍,沦为难民、流民。有些还会加入到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反贼当中。倪元璐这大明朝的账房管家当的苦啊!

“倪爱卿,朕知道户部的难处,也晓得现在全国各地百姓们日子过得也很难。但办法总会有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我们君臣咬咬牙,这困难时期总会过去的。等到年底,良乡和房山俩县的一体纳粮推行顺利的话,那就有转机了!朕不想去喝那些贫苦老百姓的血,只能去找那些官绅世家们的麻烦了!这大明朝不是朕一个人的大明朝,希望那些官绅世家们能明白朕的一片苦心。要是他们不接受一体纳粮,支持朝廷募兵备战,等鞑子大军攻进来,那受苦的就是所有的大明人。这个道理,朕也希望他们能都明白!”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汉阙三国梦 皇孙白手起家 大明状师 鼎锅底人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弘唐 德意志风暴 封疆大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