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章学习(2 / 2)
石林这个激动啊!这是宁师傅给自己搭路了。
赶忙一个个的,弯腰鞠躬。
宁师傅在旁边一个个介绍。都不是什么专业的人士,但包罗万象。
有会画画的、有会写字的、有懂玉器的、有懂瓷器的、有懂古文化的、有玩青铜的,还有懂花鸟鱼虫的。
别管是什么?
对石林都是学问,要虚心请教。
一一问好后,才注意到今天讨论的物件。
是一个小碗。
碗身上开放了一大朵牡丹,色彩鲜丽。造型秀巧,胎体轻薄,画工极其精致。
以胭脂红为衬,使得色彩的对比更加强烈。
听他们讨论说,应该是:清、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牡丹纹小碗。
清宫御用的瓷器。还有梅花、雉鸡、黄地缠枝、蓝地缠枝什么的。
极有收藏价值。
石林左看右看,但没去动它。
万一磕了、碰了,就是罪过了。自己又不懂,还是先听别人说吧。
听着老头们的分析:什么看造型了、看胎釉、看工艺、看纹饰、看彩料、看款识等等..
还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里面还分名窑,比如:宋代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
还要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
器物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
陶瓷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
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
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
反正石林是听的挺认真的。但懂了多少,只有他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