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唐:我的徒弟是长乐公主 > 第734章 幽州竟这样好

第734章 幽州竟这样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娇妻有喜:高冷总裁,求不撩  出马异闻录  捉只凤凰当夫君  魂穿重生之太后的嫁衣  神医凰后权天下  天庭阅读器  我的绝色女邻居  相信科学:开局直播腾云驾雾!  吾奉师命来  剑魄 

“但幽州这边哪怕是栽树,也不是随便栽的,时不时会有人来检查有没有病虫害,还要定期修理枝叶,可不是种了之后就不管了!”

“这些路边的果树,算是公共树,结果子了,路过的人只要不损伤果树,摘几个尝尝是完全可以的。”

“每次丰收时,就会有官府的人统一来收,然后以官府的名义卖去罐头厂,这些钱财都会变成建设公共设施的资金,维修道路以及树下的那一片片草地的修整,以及沟壑之类的挖掘,基本靠着卖这些路边果子的钱,就足够维持了。”

“你们看这地面,够平滑吧?这是用的一种名为水泥的东西铺成的,在幽州,以及幽州周边,修缮房屋、街道,基本都是用的这种水泥,可比过去的老办法结实多了,也省钱省多了!”

“在幽州盖房子,并不算十分昂贵,因为幽州的砖瓦、水泥,都自己能造!咱们有自己的大厂子!可不是小作坊!以后你们要是盖房子,记住了,最好是一个村子一起来申请,这样的话,成本能降得更低!花销能更少!一次性买材料买得越多,折扣也就越多!”

这几个伙计说得滔滔不绝,听这话的人也都入了神。

但听到盖房子这件事的时候,就有人苦笑道:“盖房子哪有那么容易哦!”

“怎么不容易了?你们这是一个村子跟着一起来的,一家子,人数多的,十几口、二十几口的也有,人数少的,一家三口、两口甚至是自己一个的,也有!到时候盖房子,人数多的,可以先盖个七八间屋子,用院墙一围,院子里面打口水井,院子前后种菜、种红薯,院子里再修一大一小两个地窖,这花销,能有多大?三四十两银子,总是够了吧?咱也不往好了盖,就盖普通的红砖小平房,请周围人帮忙,一起干,说不定都用不了三四十两银子那么多!”

“人口少的,先盖个三间房,大院子先围上,空着的地方先种菜,水井、地窖也都修出来,估计二十两银子是足够了!”

“在幽州,只要是进了厂,一个月一二两银子是肯定能拿的,哪怕只有一个人进厂,攒个一二年,不就能自己起房子了?”

真的能一个月拿一二两银子啊?

他们没逃跑之前,他们住的那地方,也不是全都是世家隐户,也有一些村子是良民,那些村子的村民一年苦哈哈一样的种田,到头来,一年都未必能攒下一二两银子!

钱贵啊!粮食明明不便宜,可他们种田种一年,最后落到手里的粮食也不多,银子也没见着多少!

所以对于这时候普通小村庄里的百姓来说,买田置地、起屋子,都是很难的事。

结果,在幽州这里,似乎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了?

这些人说的是真的吗?

依旧走在去往目的地路上的这些外乡人不敢全信,却又希望着这一切都是真的。

又走了一段路,他们开始到达幽州的里面了,不再是边上了,几乎是越往里走,就越是繁华越是热闹,他们不像是在往大唐的最北边走,倒像是在去往传说中的长安。

“娘,娘,这里是哪里啊?为什么这么热闹啊?”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从睡梦中醒来,看着路过的地方,瘦瘦的小脸上,大大的眼睛里写满了好奇,不停地问着抱着他的妇人。

妇人摸摸他的头,同样消瘦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抹笑容来。

她说:“儿啊,这里是幽州,以后我们就要在这里生活了!”

哇!要在这里生活了吗?小孩子不懂大人们的那些复杂想法,他只知道,这里真的好热闹,他好喜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假太监:从女帝寝宫开始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逆天驸马爷 国运游戏,熟知历史的我赢麻了 风流小太监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大史记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风流少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