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缘起二(1 / 2)
胖子名叫王坤,出生时家里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意境取的名字,老家在冀州平原东南部的狮城。
狮城自古民风尚武,民间能人义士舞刀弄棒比比皆是,也出了一些英雄豪杰,最着名的就是大刀王五。也许应了那句老话“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老话,狮城自古以来经济就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质量不至于挨饿但肯定不是富得流油,电视剧《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发配之地,可想而知在当时年代狮城的发展处于多么落后和生活多么贫瘠。
随着改革开放,近几年依托加工业和港口运输,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示范区的设置,在政策照顾下,逐步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辖区内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王坤出生于狮城下面一个县城,不能算贫困,但也是不是什么特别富有。简简单单的生活,是华夏几千年来的百姓追求,也是很多人一生的缩写。
王坤的生活也是在牙牙学步开始,小学、初中、高中,最后发挥凭本事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分数的大学。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结婚生子,颐养天年,最终成盒,这就是一辈子的写照了。
临榆市没有所谓高精尖的大学名校,受限于经济发展,也是留不住人才而发展。王坤所就读的大学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二本,当时因为一句:中国十三亿人口,谁家还不盖个房子,这么一句口号,毅然投入到了祖国的搬砖添瓦行列。
浑浑噩噩的过完大学四年生活,学完了专业知识后发现,一点皮毛,根本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只能是继续深造或者是边实践边学习。就业难是现在突出问题,最典型的公家铁饭碗都不是很牢靠,也面临裁撤编制的风险,世事难料呀。
大学毕业,在社会招聘中,入职了一家小设计院,每天都是早八晚八的节奏,偶尔来个八加十二或者二十四小时全职。劳动力的价值体现在能给老板创造多大的价值,而变相压榨也就是在创造更多的价值。
碌碌无为,从一个单位跳转到另一个单位,也许是一个人的四十来年的工作状态,平庸、无为,这也造就了一个个公墓上孤独的碑影。
毕业后,在一个老破旧小区租了个两室房子落脚,其实一个人也没有那么多挑剔的,洗衣机和淋浴,作为必备住房条件,满足了这两个,其实哪里都能最为窝。朝阳起起落落,人们从喧嚣鼎沸到归于安静,一天重复一天,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王坤作为普通人中的一员,也不能免俗,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早已适应,每天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上班下班,周六日全看甲方爸爸的眼色,动不动就下个函,人家也不提扣钱,但是干不完工作咋好意思跟人要钱不是。国内比较典型代表,甲方爸爸就是某大地产,豪横任性,干好了有赏,干不好么,你跟我提啥钱呢。嘴大压嘴小,无法反抗。
一个人么总有点兴趣爱好啥的,由于狮城年代久远,墓葬也是一点点积累到一定很大的基数。其中汉代墓葬和明清代墓葬保存较为完整,这也是上学时春游和秋游的可选之地。由于进进出出周边接触的多了,也总想探究一下墓穴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和是否有一些之前的陪葬。犹记的小时候小伙伴在麦场捉迷藏,有胆子大的会跑到田地坟场用荒草盖起来,想想就不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
王坤胆子小,对于盗墓之类的不敢兴趣,但是对于当地大仙或者神婆的本事有着浓厚的向往,自己没事拿着一本《周易》在那翻,后来接触到《子平八字》《梅花易数》《奇门遁甲》这些书籍。这些书看过几遍之后感觉是八窍已经通了七窍——一窍不通,分金点穴,寻龙探穴这些都太有技术含量了,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科目中,选了一个最容易的科目——占卜姻缘,这个说好说话都不会有大的责任,即使实现也得是一段时间以后的事了,按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略,早就挪窝了。
一般没什么紧急设计任务的时候周六早上就是行动时间,这天是古玩市场开市时间,各“能人义士”“妖魔鬼怪”齐聚。临榆市区的古玩市场在一个老旧的广场,周边都是一些大生产时期盖的职工福利房,一梯三户居多,当时条件人们能分到这种房子都是各个工厂和单位的先进人物。
自认学会了一些皮毛之后,王坤就买了一块塑料布,准备了两个小马扎,开始了自己的练摊。人家都是制作一个招牌,写上自己的特色,王坤也自己做了一个小木板,写上千里姻缘一线牵就完活了。
每次开市都是找个角落一坐,把塑料布往地上一铺招牌一放,马札拿出来支上一个,另一个放在脚边不敢撑开,既怕人来人往碍事,也怕哪个大仙给顺走了,好歹也十块钱的玩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