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本经涉及利益争 叠翠月考辩里仁(1 / 2)
你以为的背书,其实不仅仅是背书。
贾兰穿越前看过一期爆火的节目:《天下背书大会》,讲的就是一群人有大有小地围在一圈背书,谁背得最多就是这一季的背王。
撇开其余,这个节目其实还挺好看的。
其中有一期最后是一位文学专业出身的青年跟一个孩子争最后的背王头衔。
贾兰看的只撇嘴,你这是降维打击啊,赢不了回去就辞了吧。
因为,你背的跟孩子背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维度啊!
科举就是如此,你以为的五经其实是这样的:以《滕王阁序》为例,不计标点七百七十三个字,大家都学过,背起来也就这样。
如果一天背一篇,那么三十天下来,就可以把《尚书》两万多字数背完。
是不是很简单?
然而真正的背书,原文只是开胃菜。
你还得背圣人与历朝历代儒学大家写过的标注也背下来,光背还不行,还得学会灵活运用套用在写作文上面,懂得如何借古喻今。
《尚书》第一篇《尧典》一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单说前六个字,一秒就背完。
可之后的注解,从司马迁开始,大儒马融、郑康成等等纷纷下场,引用春秋、诗经、史记、汉书、三国志、太平御览,足足十几本典籍。
你得把这些典中典都背完,才算真的是在本经上入了门。
如此一来就诞生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教授本经的师资分配是十分不平衡的。
学术总是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悬空存在。
科举制度使经学很有趣地与地域社会结合到一起,即相当普遍地,一个府或一个县级地域内的士子会选择在科举考试中选择同一种经典作为本经,比如这个县专治《春秋》,那个县专治《礼记》,这种情况被叫做“地域专经”。
为何要做道这种地步?便是因为考官题目出无可出之后,只有越出越偏。
比如四书题,考官单给你出一个字。
“二”
二!这这么答?!
可这题出得毫无问题,你如果敢跑去说超纲,绝对掉坑里。
这个“二”,是“十分之二”的意思。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鲁哀公说我收20%的税都不够钱用,有若说百姓富足你自然就富足了,百姓都没钱,你怎么可能有钱?
题目的只有一个“二”,所以这个“二”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整个论语里只有这一节里面的“二”是独立的,因此答别的都算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