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寻筌(1 / 2)
“义净师,我有些不理解你们,为什么会为了取经而如此远渡重洋呢?”一位商人问。
义净想了想,说:“我们所做的事情,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
“哦?怎么说?”商人有些不解。
“您看,您寻觅这些物品,远渡前去其他国家,为的是让这些物品换到它合适的价钱。”义净说,“我说得对吗?”
“是的。”商人说。
“所以,您找这些商品的时候,并不是在找这些商品,而是为了通过这些商品找到它们的价值。”义净说。
“是的。”商人说。
“这跟我们《庄子》所提的是一样的。《庄子·外物》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义净说,“我们捕捞鱼之前,我们会去找渔网,但找到渔网获得了鱼之后,就会忘掉那个渔网了。这就是同样的道理。”
“哦,我明白了,您之所以这么长时间在海外漂泊,寻找真经,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佛教。如果理解了佛教,其实,那些佛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是吗?”商人问。
“嗯,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没有获得佛教真实义之前,我们必须不断寻觅真实。但是在获得佛教真实义之后,我们就应该去明白,最重要的是通过佛教的指导,让我们如如不动。”义净说。
“如如不动?”那位商人问道。
“是的,说起来,应该用一个偈子来说明这个事。”义净说着,吟道: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义净很感谢商人,因为他的一个问题,让他突然之间开始明白了《金刚经》里关于实相和虚妄的含义,也逐渐开始有了对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更多的认识。
以前,他总是在寻求各种各样合理的解释,希望能够找到佛祖拈花,迦叶到底因为什么而微笑。但是,现在,他竟然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了悟。
“义净师,您刚才的微笑好神奇啊。”商人有些感慨。
“神奇?为什么这么说?”义净愣了一下,问道。
“是的,刚才,那微笑……”商人说。
“您等等,再看看,是这样吗?”义净又一次开始悬想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情境。
不久,又一次,微笑浮现在了义净的脸上。
等义净再次张开眼睛,看向商人,希望从他的脸上获得某种肯定。
“不,不是这样的。”商人说,“和之前的微笑相比,您这次露出的微笑,太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