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论兵权(2 / 2)
“求陛下彻查太后兀薨之因。”
蔚帝皱起眉头:“卫姑何意?”
卫姑没有解释,只是看了一眼也抬起头的皇后,说了句奴婢告退,就拉着九殿下瞿归暮走了。
蔚帝看向皇后,皇后没有说话,而是再次低下头,不看皇帝。
瞿归云隐隐皱起眉头,发觉盯在皇后身上最炽热的目光不是蔚帝,而是在场的所有刚刚抬起过头的人。
这些目光似乎是一个征兆,不仅瞿归云明白,恐怕皇后也心知肚明。
蔚帝无法亲自处理此事,而是交给了内情堂,责令其一定要查出一些什么。
太后丧礼要办六天,丧服要穿三十六日,明滁以为能够拖个几天,尽管明淳每日都回来游说,但他就是不甘心,心想皇帝怎么会耽搁了丧礼呢?
结果没想到,第四天一大早,就有宫里的公公来请。
连要挟带恭维的,最终把明滁请进了文华殿。
蔚帝面色苍白忧郁,却不是因为那个非亲母的太后的去世,而是因为皇后的事,以及别的不让人省心的事。
政事台的意见出来了,竟然是白党赢了,其主要功劳,是明淳的,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劝不动明滁这样的聋子,却劝得动那群傻子。
明淳不在议政大夫之列,却因为事关机要台军要之事,被调来参考意见的。结果,每个人都觉得被扇了一巴掌。
他给的意见,与白意忠的想法相同。就是既然陛下觉着百里三郎烫手,钟鸣关又重要,不如调个人去制衡那个小子。可以用明家的人物,却不能用武将。
白意忠和蔚帝听说后的反应一样:明淑卿。
而要去制衡,不能没有武将。
于是明淳就推荐了右卫御将军文承的弟弟文玢。文玢在昭武副尉一职,生来孤僻,不好言语,却刻苦勤奋,但也不是个一根筋的人物,长得英俊潇洒,和他那大胡子大肚子的哥哥完全不同。他和百里三郎同年,一样的光棍一个,有人说他是不近女色,有人说他有别的想法。
尽管白意忠把数十位大臣的请议名帖递到他面前,蔚帝还是想把百里三郎调回来。
可此刻皇帝变成了胳膊,而朝臣变成了大腿,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不得已还是接受了。
这也就罢了,早朝之上,白意忠再次和太子统一战线,一起觐见轻徭薄赋,还要加大对地方体恤,尤其是农民起义之处,并言放松对亓官氏的压制,放力往边远地区和他国,分裂势力,也能加大对其他诸国的压力。
蔚帝当然不接受。下民起义,是土地管理不当的原因,他们欲望太重,还想从贵人手里拿钱,不安分守己的生活,一旦放松,只会激起更大的欲望。对于亓官氏,他们的手已经伸入了朝廷,内廷的亓官氏御茶供应都已经慢慢截断,不能再让其接近权力,放松压制就是助长气焰。另一方面,他们拥有富可敌国的力量,不能再让他们的力量往他国流淌,不能把丰腴的税收交给别国。诸侯很久不再朝贡,流入他国的亓官氏商税收不过来,国库已经逐渐空虚,不能再放开。时局动荡,不能自断后路。
明滁走进文华殿,掠袍跪下,道:“臣明滁,前来领罪。”
“臣?”蔚帝冷冷一笑:“将军还知道自己是个臣呐?”
明滁头叩在地上,抬不起来。
“私自点将出兵,明家军训练有素,只是缺个好将领。”蔚帝这话听起来没什么,但是就在这句话说完的前一天,明恢卿就被调入了兵部任文官了。
听起来像是撒气,但不得不说,明恢卿穿文官衣裳,比穿铠甲要好看。
明滁依旧没有抬头。
蔚帝抿了一口茶,然后说:“朕叫你来,并不是要怪罪你,而是与你说一件事。”他偷偷看了一眼明滁,然后继续说:“如今沧元都南有起义,北无退路,东面迭崇关是东孟把守,明氏打草惊蛇,若战端挑起,宫城没有兵骑,皇帝手里没有兵权,后果不堪设想。”
明滁没有说话,那么蔚帝就继续说:“因此,朕要把明仲卿手中的兵符收回来。”
明滁突然抬起头,然后悲求:“陛下,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啊!”
蔚帝皱起眉头,道:“朕已经派秘传官前去,此刻恐怕都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如何收回呢?”
“陛下若把乌月关兵符收回,一旦李令关发兵,乌月关就……”
“朕知道将军在担心什么。乌月关旁有个郡,叫做拢水郡,坐卧在鹿跃江两岸,正好,将瞿恒的界限挖了个缺口,那是个好地方。城主武氏的兵很多,可以帮助乌月关。”
“武三的兵是一群散兵,完全不成气候啊!”明滁再次拜倒在地。
蔚帝站起身,道:“你无非在担心明仲卿嘛!怕什么!明家军终于要护着自己的人了?沧元都城重要,还是你儿重要呢?”
蔚帝伸手指着明滁:“别忘了今日将军是以擅自发兵之罪来朕面前领罪的!朕太仁慈了,按军法国法,明恢卿当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