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智能特性(1 / 2)
“自我?”
余子风的分裂人格用一种嘲弄的语气将这个词在嘴里嘟囔了一遍,然后突然怪笑起来。
乔欣本来就害怕,听见他这毛骨悚然的笑声,更是紧张到双手将沙发扣出了皱褶。
“你觉得人类有自我吗?”
“余子风”反问道。
这个问题其实和乔欣一直都在研究的那个“人类是否有自主意识”是同一个问题。
“自主意识”和“自我”在心理学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乔欣早就在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她对人类心理学研究越深,越发觉得人类的心理和思维其实是非常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其实非常清晰,都是遵循着一起基本的逻辑。
这种规律性像极了AI在运行着已经写好的代码。
比如人类思维惯用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这种规律是通过实践的中介达到的,通过人们长期的、亿万次的社会实践的重复,使外部世界的规律反映的人的意识中并内化为思维的规律固定下来。
简单四个字归纳就是“孰能生巧”。
在宋朝时期,有个叫陈尧咨的人,射箭技术极为高超,常常在别人面前显摆。
这天,他又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他百步穿杨的箭术,连发数箭接中靶心。
然后他开始得意洋洋地问周围观众:“看老子牛逼不?”
众人纷纷举起大拇指称赞:“真牛逼!”
唯有一个卖油老翁露出了一个不屑的表情,说了声:“这有啥牛逼的?”
陈尧咨不高兴了,冲老翁问道:“咋地?你还能比我射得准?”
买油老翁摆摆手:“射箭比不过你,但俺也有自己的绝活。”
说着,老翁拿来一个葫芦,在葫芦口放上一枚铜钱,用勺子舀了一勺油,高高地举起倒了下去。
倒下去的油像一条线一样穿过钱眼而过,金部流进了葫芦,而铜钱上一点油也没沾上。
老头说:“无他,唯熟尔。”
这便是“孰能生巧”这个成语来历。
这个故事发生在人类身上。
而如今,AI所运用的智能逻辑,无非就是整理大量垂直数据,形成了“孰能生巧”。
比如一开始诞生的围棋AI——阿尔法狗,它也是在大数据中学习了无数对局之后,做到了“孰能生巧”能够战胜人类围棋国手而已。
那么,人类是不是也只是这种会熟能生巧的智能呢?
……
尤其是乔欣在开始学会给人做催眠之后,更加有了这种“人就是智能机器人”错觉。
因为人在催眠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真得很像一个出了故障,需要在安全模式下开机检修的电脑。
这时候的人会非常听从催眠者的指令,但如果是下达“去杀人”或“去自杀”这种违反“机器人三定律”的指令,即使被催眠的人也不会去执行。
这种实验早在十八世纪就有人做过了。
乔欣也做过这个实验:
她让被催眠者拿起菜板上的一把刀,扎进自己的胸口。
结果被催眠者像是卡机了一样,出现了犹豫,始终不执行这个命令。
当然,被催眠者并不知道,他手里拿着的只是一根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