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摄制组来了(2 / 2)
一看李宝田左右手各拎着一打啤酒,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宋作家,有句古诗说的特别好,酒逢知己千杯少。今天研读会上你能赞同我的观点,还补充了那么多,真的让我非常非常开心。今晚我要卖个老,你无论如何得陪老哥我喝几瓶。”
说着。
也不用宋远航请让,就自己进了屋。
“我也跟宝田沾沾光,宋作家你别愣着啊,快进屋。”
王学旗跟在李宝田后面,拿着两个油纸包,一看就是买的下酒菜。
他明明比李宝田还大半年多,看起来却好像年轻十几岁,也是神奇。
宋远航见他们人都进屋了,还能说啥,只能舍命陪君子呗。
两提啤酒还没喝完,不知是早有预谋,还是碰巧遇上,反正陈导演拎着两瓶辽河老窖也来了。
三人顿时大有不喝个天荒地老决不罢休的架势。
宋远航没辙,只能硬着头皮陪他们继续闷。
最后喝到几点,说了些啥,宋远航是完全没有记忆了。
反正第二天晕晕乎乎地醒来时,发现三位大哥全都睡在他的屋里。
一场大酒下来,宋远航感觉陈导他们三个对自己的态度明显亲密许多。
不再是宋作家了,而是远航兄弟或者小老弟。
这让宋远航不得不佩服林锦澜老师的高瞻远瞩。
酒在华夏人的交际来往中,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
也许是天赋异禀,宋远航发现自己的酒量还真的挺不错。
对喝酒这事,他也不像之前那么畏之如虎了,反而有越来越真香的趋势。
剧组开完研读会,在临城修整两天后,就准备前往外景地,开始正式的拍摄。
地点是临城云蒙县桃源村。
陈家林导演当初能遇到宋远航,就是因为鲁省和长影要合作献礼片。
临城是鲁省革命老区,北部地区有不少风景秀丽但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很符合书里的描写。
加上作者宋远航又是临城人。
剧组在临城拍摄,也是应有之义。
“前段时间我和副导演还有王宜编剧,已经在当地同志的陪同下,选好了外景地,那里风景非常漂亮,但也是真的贫穷落后。到现在,村里还没有正经的路连通县城呢。”
陈导演提到桃源村,很是感慨。
都进入八十年代了,桃源村看起来还像是个六七十年代的小村庄。
宋远航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临城人。
但长这么大,他还从没去过云蒙县。
听陈导这么一说,宋远航便决定跟着剧组一起去桃源村呆几天,也算是体验生活,增加写作素材。
虽然有心理准备。
但当宋远航和摄制组还有当地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一起扛着机器,翻山越岭,走在陡峭危险的山路上时,他还是为自己能生在宋家庄感到庆幸。
同样是农村。
他们村的地理环境比起桃源村实在强太多了。
陡峭的山路,贫瘠的土地,一个个依山搭建、用石头垒起的低矮草屋,还有满脸好奇,但又带着畏怯表情的村民。
这就是桃源村。
一个有着美丽名字,秀丽风光,却闭塞贫穷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