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假公济私(2 / 2)
他干脆拿出笔记本,继续给《变脸》里的人物写细纲。
照现在这个进度,大概十月中旬他能把《变脸》写完,如果顺利,说不定能搭上今年《当代》杂志最后一期的末班车。
当然,前提是《变脸》能通过终审。
不同于给《华夏青年》供稿,换成《当代》后,宋远航的心里总是充满忐忑,毕竟《当代》是更为正统的纯文学杂志。
他的内心深处,总觉得这是自己在文坛非常正式的一次亮相。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纸都快要洇破了。”
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宋远航回神。
这才发现桌旁站了两个身形对比特别明显的两个人。
陈建躬在后世比起常在媒体上亮相的刘振云要更鲜为人知。
他脸阔唇厚,气质沉稳刚毅。
可能是因为他在进入燕大前当过十年煤矿工人,抑或是他本身就比宋远航、刘振云他们大十多岁的缘故,陈建功给人的感觉气势很足。
而后世名气更大的刘振云就显得沉默许多。
他身材瘦弱,穿着一件洗得快要褪色的夏季军装。
见宋远航向他看来,便淡淡地笑了笑,完全没有后世谈笑风生、妙语如珠的模样。
“你就是宋远航吧。”
“你好,陈学长。”
“叫我陈建躬就行,这位是刘振云,以后咱们就在一个社团了,有空要多交流。罗一禾今天有事来不来不了,就我们两个带你去兄弟学校转转。”
他们说走就走。
陈建躬确实交游广阔,领着他们去数学系转了一趟,就借来两辆自行车。
“咱们今天得跑四五个兄弟学校,坐公交又花钱又浪费时间,骑车最合适了。振云,我带着你吧。”
三人两车,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水木大学。
想到开学以后自己还没见过赵清歌,今天正好可以去看看她适不适应新环境。
想到这儿。
宋远航便问陈建躬:“陈学长,我能顺便去看个老乡吗?”
“当然可以啊,你要是有什么东西需要捎的,就赶紧去宿舍拿吧,我们在大门口等你!”
给赵清歌拿点什么呢?
宋远航现在啥也没有啊,最宝贵的就是他已经写了五万多字的《变脸》。
想到这儿,宋远航便把前几天刚誊抄好的稿子用大信封装好,放到了书包里。
到了水木大学,跟着陈建功他们见到了水木大学文学社和学生会的人,聊了聊他们正在筹备的诗歌诵唱会后,宋远航便跑去建筑系找人。
“你终于记起有我这号人了!”
想到昨天周末还盼着宋远航来找她,结果她眼巴巴地等了一天,也没等到这个家伙。
赵清歌就忍不住瞪向宋远航,一副凶巴巴要生气的模样。
宋远航还不了解她的脾气吗?啥也没说,就把大信封赶紧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