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反清复明的王秋(一)(1 / 2)
自从在永明城打败清军,林航不仅没有闲下来,反而一直处于更加忙碌的状态,不是安排给赫哲等三族建造城寨事宜,就是给朝鲜人安排军火交易,十分忙碌。
不过1766年年底,却迎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林航此时也算得上“位高权重”的一方大员了,不过,平时为人处世一向是与人为善,只要有找他的人,基本上都会予以接见。
这一次也一样。听闻有人在寒冬时节前来拜见,还是十分惊讶的。要知道,寒冷的冬季,永明城海域已经结冰,所有船只都不能通行。即使在后世,冬季的海参崴也只能有破冰船才能出行。
来人五十几岁,头发已然花白,胡须同样如此,穿着一身破旧的澜衫,带着瓜皮帽,一副典型的落魄文人形象。但是有一点让别人能轻松的看出他的不凡,那就是他的眼神,虽然平时一般是半睁半闭的,似乎无精打采的,但是,一旦一个眼神看过来,却有显得十分犀利,仿佛一眼能够看穿别人。另外一个则是一名比较敦实的青年。
久经考验的林航被年长的书生看了几眼都有些不太习惯,赶紧招呼用茶。
经过询问,方才知道,他们是乘坐雪橇从冰面上来到的永明城,林航方才恍然大悟,自己是犯了低级的错误,光想到结冰了不能行船,却没想到,结冰的河面也是可以行人的。这倒也给林航等人提了个醒,以后要加强在结冰时期在永明城外海的巡逻了。否则,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了。
此人虽然是腐儒模样,谈吐倒是风趣幽默,用词也是简洁明了,让人如沐春风。在表达了对新华夏战胜满清的恭贺之意,并介绍了自己的名字是王秋后,就直接询问道:“请恕鄙人冒昧。不知道贵国也就是新华夏,可是华夏贵胄建立之国家?”
“不错,我们正是大宋崖山海战之后流落在海外的宋人苗裔,辗转流离多地,现在已经在海外立国。虽然远离故国多年,但对于祖国的思念,不曾或忘。现在,好不容易返回母国,却发现,赤县神州,颜色再变,虽然蒙元已走,却又是满清夷狄窃据神器,沐猴而冠。”
王秋脱下帽子,“原来贵国也是汉家后裔。不错,当初蒙元正是我汉家洪武太祖奋起赶走到了漠北,恢复我汉人衣冠。可惜,时移世易,当初偏居一隅的满清夷狄竟然趁闯贼、献贼霍乱中原之际,趁势出关,窃据我神州,千万汉人死于屠刀之下,真是汉人心中永恒之通。”
林航询问,“看样子,王先生也是希望驱除鞑虏的义士?”
王秋面露愁容,“驱除鞑虏,谈何容易啊?鄙人殚尽竭虑几十载,败亡却在短短三年间。”
林航大惊,询问道:“不知道王先生从何而来?”
“金川。”
“金川?满清乾隆前几年平叛的那个金川?”
“正是。”
经过询问,林航才明白王秋的身份。
历史上,乾隆初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取小金川的泽旺印信,打算征服附近各个小土邦,成为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泽旺印信不敌,向满清求救
1747年,清军3万人分两路进讨,久而无功,川陕总督张广泗被清廷处死,改派岳钟琪为总兵,刻期进讨。1749年,莎罗奔请降,大金川事件初步平息。
以后,大小金川之间常有冲突,到18世纪60年代,金川局势再度紧张。1766年,在外东北已经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清廷依然派四川总督阿尔泰联合9家土司会攻大金川。却不成想,上演了清代般的无间道。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泽旺子)却与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莎罗奔侄孙)合兵一处,联合反清。
王秋前来新华夏之际,满清的军队与土司的战斗正处于焦灼状态。
历史上,自从1771年清军败绩,清廷又将阿尔泰革职,派温福入川督师,1773年,温福战死,清廷又派阿桂为将军,增兵金川。经多次血战,清军死伤众多,终于于1776年初取胜。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两的第二次金川之役方才至此结束。
当平定金川几乎将当地土着屠杀殆尽的消息送达北京紫禁城后,乾隆皇帝竟亲诣东陵、西陵,礼泰岱,告阙里,受俘庙社,上皇太后徽号,勒碑太学和大小金川,文武官员依次封赏。如此郊劳备致,比对于开疆辟土者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