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林蕴姗迫不及待茅知县披挂上阵(2 / 2)
在谭为礼的椅子前,还有摆放着一张小桌子,小桌子上,放着笔墨和砚台,还有一个三寸厚的册子,册子的封面上写着“族会记要”四个字。
看来,谭氏家族的族会还真不是闹着玩的,谭为礼除了在学堂教书,还是一个文案。
在族会上,一些文字性的工作都是由他做的。
这次家庭会议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决定,都要由文案记录在册。
凡是写在族会记要上的决定,族人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族会记要”就是谭氏家族的法律。
难怪林蕴姗母子要怂恿老太爷、老太太召开这个族会,他们是想借族会和族规来对付冉秋云母子。
院子里面又出现一阵骚动之后,谭为礼走进齐云阁。
他朝昌平公主望了一眼,给族长行了一个大礼之后,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开始研墨,同时将“族会记要”翻到空白处。
按照昌平公主的吩咐,谭为礼将程班主和程向东领进了平园,在程向东亮相之前,是不能让府中人看见的。这时候,谭家大院所有人全聚集在和园,所以,把程班主和程向东安排在平园是最妥当的。
冉秋云不时朝门口张望,他在望自己的儿子为仁,她的心里面非常的矛盾,她希望为仁快点来,又希望为仁不要来。
让儿子为仁应对这种事情,她受不了。
昌平公主用左手抓住冉秋云的右手,她感觉到冉秋云的手在颤抖,秋云的身体也在颤抖。
自从冉秋云走进谭家大院,她就和这个女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她的所有喜怒哀乐都和这个女人有关。
听到院子里面的喧哗之声,林蕴姗站起身,走到门口。
不一会,三个人在蒲管家的陪同下走上齐云阁前面的台阶,走在前面的是茅知县,跟在他身后的是尹县丞和何师爷。
茅知县今天穿的是官服,十八号那天,茅知县来给昌平公主拜寿的时候,穿的是便装。
穿官服和穿便装就是不一样,穿官服才能显出官威来。
今天,茅知县既然是来坐镇的,自然要有点官威了。
上次,茅知县在谭府进退失据,今天就不会再出现那样的局面了。
“知县大人到。”二墩子道。
茅知县昂着头,腆着肚子,一摇三晃地走进齐云阁。
众人——包括老太爷和老太太——都起身给茅知县行礼。
林蕴姗和谭为义将茅知县扶到椅子上坐下,然后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茅知县端起放在茶几上的茶杯,打开盖子,闻了闻茶叶的香味,然后道:“老太爷,可以开始了。”
尹县丞和何师爷站在了茅知县的身后。
“茅知县,请稍等片刻,还有一个人没有到。”林蕴姗道。
“还有谁没有到啊?”在茅知县看来,大家都在等他,他一到,族会就可以开始了。
竟然有人谱子比自己还要大,所以,茅知县的脸上流露出不快的神情。
“回知县大人的话,谭为仁还没有到。”林蕴姗走到茅知县的跟前,满脸堆笑道。
昌平公主站起身走到门口,朝院子里面看了看,然后回到座位上:“茅知县,为仁这孩子不懂礼数,姗姗来迟,还望茅知县见谅。”
“好说——好说。”茅知县说完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喝茶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让一个县太爷做冷板凳,这确实有点失礼。
“为仁大少爷到!”蒲管家站在门口大声通报——蒲管家故意把声音喊的山响。
本来,他是应该让二墩子通报的,可他没有。
蒲管家对今天这个家庭大会的结果十分清楚,只要老爷还在,为仁少爷就不会有事。
此时此刻,在老太爷、老太太和林蕴姗母子的心中,谭为仁已经和谭家没有任何关系了,所以,蒲管家要特别强调一下为仁的大少爷身份,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林蕴姗和谭为义对视片刻,然后白了蒲管家一眼——她觉得蒲管家今天有点奇怪。
谭为仁昂首挺胸,大步走进齐云阁,他拱手给各位施了一个礼之后坐在了母亲的旁边,在坐下之前,他朝昌平公主点了一下头。
院子里面喧哗、嘈杂了一会,很快静下来了,族会就要开始了。
只有静下来,才能听见齐云阁里面的人说些什么。
此时,在灵堂,梅子已经将解药倒进碗中,倒上水,用勺子搅匀了之后,将药一勺一勺地喂到老爷肚子里面去了。
站在院子里面的佣人、丫鬟和家丁,所有人的注意力全聚焦在齐云阁。
林蕴姗走到老太爷的跟前,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话,老太爷、族长和茅知县点了一下头。
林蕴姗便站在族长的身旁,用不高不低、不快不慢的声音道:
“知县大人,族长,各位族中长者,今天,按照老太爷的吩咐,我们在这里召开族会。”
“老爷已经仙逝,谭府山下万分悲痛,眼下,死者为大,发送老爷是头等大事,所以,我林蕴姗受老太爷委托。”
“长话短说,大家已经知道了,老爷这次溘然长逝,罪魁祸首就是二太太冉秋云。”
“十六年前,她偷梁换柱,用自己的女儿换来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谭为仁。”
“冉秋云,今天,现在,你敢当着知县大人,当着族长,当着族中长者说这不是事实吗?”
“林蕴姗,你无中生有,你血口喷人。”
“你——你才是害死老爷的罪魁祸首,你知道老爷身体一直不好,可——可是你不顾老爷的身体,编造谎言,捏造事实,是你气死了老爷。”
“人心不足蛇吞象,老爷待你不薄,对你们母子呵护有加,可你们母子俩整天盯着大当家的位子,必欲置为仁于死地而后快。”冉秋云浑身发抖。
“冉秋云,编造谎言的人是你,十六年前,你肚子里面怀的明明是一个女孩子,可你生出来的却是一个男孩子。”
“我们已经找青州城的两个大夫问过了,他们给你搭了两次脉,结果都是女孩子。”
“老太爷、老太太和老爷都被你骗了,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我们已经在刘家堡找到你的亲生女儿。”
“你就是用这个亲生女儿换了李铁匠的儿子——为仁就是李铁匠的儿子。”
族人中有人在议论:
“有这种事情?”
“看样子是真的,今天是族会,谁敢在族会上胡说八道啊!”
“怪不得我看为仁的长相一点都不像国凯呢。”
“在几个儿子中,国凯对为仁最好。”
“在几个儿子中,为仁对国凯最孝顺。”
“可不是吗?为仁把谭家的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
“是啊!为仁少爷平时对我们彬彬有礼,一点大少爷的架子都没有。”
“只可惜国凯——他已经——”
站在院子里面的人也在议论纷纷。
“咳——咳咳!”族长大声咳了几声。
齐云阁顿时安静下来,院子里面的人也安静下来。
“蕴姗,我来说两句,”族长清嗓子原来是想说话啊,
“俗话说的好,死者为大,眼下,发送国凯是当务之急,多说无益,滴血验亲,就什么都清楚了。对你们双方都公平。”
“我谭氏家族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务必交代清楚,以正视听。”
敢情林蕴姗母子俩已经和族长咬好扣了——族长显然是和林蕴姗母子站在一起的。
“是啊!族长言之有理,”茅知县接过族长的话茬道:“血统这种事情,还是弄清楚比较好啊!”茅知县望着老太爷道,
“谭家不是一般人家,出这种事情是会被世人诟病的——弄清楚了,对大家都有好处,谭老爷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歇了。”
谭国栋变换坐姿,刚想说什么,被老太爷拦住了话头。
“蒲管家,你进来。”
蒲管家闻声走进齐云阁:“老太爷有何吩咐?”
“你去准备一碗清水,两根针,国权,国宝,三人为公,你们俩也跟着去。”
“不必了!”谭为仁突然站起身,“三妈说的对,为仁确实不是我娘亲生的,我也不该姓谭。”
“为仁,你这是怎么啦!我的儿,这种话怎么能随便乱说呢?”冉秋云道。
“娘,您让我说。老祖宗,三妈,为仁会离开谭家大院的,不是你们让我离开的,是我自己要离开的,我早就想离开谭家大院了,但我舍不得老爷和娘。”
“现在,老爷走了,我也该走了,但我有一个要求——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你快说。”老太爷道。
“老爷养育我十六年,我想把老爷送上山以后再走,除了我身上的衣服,我不会带走谭家一件东西。”
为仁的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冉秋云,她也没有想到为仁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齐云阁顿时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