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风雨歇马镇 > 第七十章 赵长秀深夜出府府中人耐心等候

第七十章 赵长秀深夜出府府中人耐心等候(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质子莫追:假面女王太无情  问情录之尘缘  喜提一座冒险村  迟早喜欢你  脸黑宿主冷静点  我的无数分身  娱乐圈:佛系女主  我在女权是天使  丧尸融合进化系统  青春为谁狂 

赵妈能理解老爷和冉秋云的心情:“老爷,小姐,长秀等的就是这一天,老天爷总算开眼了。我现在就到李家铺去跟哥哥说这件事情。”

“赵妈,秋云是想让婉婉早一天回到身边来,但也不能这么急,天这么晚了,山路也不好走。”冉秋云道,“不行,明天早上,你可以早点到李家铺去。”

“天不算晚,这条山路,我已经走惯了——长秀已经走了多少年。小姐请放心。”

谭国凯站起身:“这样吧!我跟赵妈一块去。如果可以的话,我随你们兄妹俩一起到刘家堡去。”谭国凯的心情比冉秋云还要急切。

“这不行,老爷的身体不好,这种事情,还是先让赵妈兄妹俩先趟趟路子比较妥当,老爷现在就跑到刘家堡去,未免有些唐突。让高鹏陪赵妈走一趟。”冉秋云是一个心思细密的女人。

屋子里面的人正说着话,凤儿突然风风火火地走进珠帘。

“凤儿,你怎么来了?”谭国凯道。

“老爷,老太爷和老太太来了。凤儿看老祖宗着急的事情,就领他们来了。”

昌平公主和冉秋云迎上前去,两个丫鬟搀扶着老太爷和老太太走进房门。

玉兰和玉婷也迎上前去,将老太爷和老太太扶到椅子上坐下。

“爹,娘,你们怎么到平园来了?有什么事情,让下人招呼一声不就行了吗?”

“我们到和园,凤儿说你和昌平到平园来了。”老太爷用手背擦了擦眼角,

“儿啊!为仁的身世已经真相大白了,你们也该把婉婉接回来了。这些年,秋云很不容易,她不会提这件事情,你早就应该把婉婉还给秋云了。”

“你娘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心里面一直在犯嘀咕,婉婉不回来,她恐怕连觉都睡不着。回到泰园眼泪就没有断过。咱们谭家的娃沦落在外面,我们这心里很不是滋味。”

“爹,我们正在说这件事情呢?我们打算让高鹏陪赵妈到李家铺和刘家堡走一趟。”

“爹、娘,国凯正打算把婉婉接回来。二老年纪大了,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事情,让下人跑一趟即可。”

昌平公主走到老太太跟前,用手绢帮老太太擦去眼角和脸上的泪水。

“赵妈,辛苦你走一趟,我和老太婆在泰园等你的好消息。”老太爷道。

昌平公主道:“赵妈,先要让婉婉辞了尚家的工——先把婉婉接回刘家堡才是道理。”

“大太太说的是,长秀明白。”

“还有,如果婉婉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世,可把话摆到桌面上说,如果婉婉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的话,可以和李家人商量,让婉婉到潭府来帮佣,只要婉婉进了谭府,什么事情都好办了。”谭国凯怕伤了女儿。

“还是老爷想到周到。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赵妈道。

“玉兰、玉婷,你们送老祖宗回泰园,守在他们身边。”谭国凯道。

爹、娘虽然年事已高,但还能记挂着沦落在外的孙女儿,这使谭国凯非常感动。

可怜天下父母心,想到这里,之前的所有怨气都烟消云散了。

这些天来,自己忙于夫人的五十华诞,之后,又忙着认儿子,对老祖宗的关心确实少了,想到这里,谭国凯又有点惭愧。

玉兰、玉婷姐妹俩送老太爷和老太太回泰园。

谭国凯、昌平公主和冉秋云将赵妈送出院门,台阶下停着一辆马车,高鹏和蒲管家站在马车旁,高鹏将一个马灯挂在车厢前面的铁钩子上。

蒲管家将一个布袋子递到赵妈的手上,布袋子里面装着五百两银子。

冉秋云将一件貂皮披风穿在赵妈的身上——夜已深,天渐冷。

冉秋云和阿玉将找妈扶上马车。

赵妈松开冉秋云的手:“小姐,那么难熬日子都熬过来了,小姐耐心等待就是,今天晚上,长秀一定带好消息回来。老爷和小姐先睡觉,长秀回来以后叫门就是。”

“睡觉不急,我们等你回来。高鹏,路上务必小心才是。”谭国凯道。

“老爷尽管放心。老爷。太太,我们走了。”

“走吧!”谭国凯挥了挥手。

目送马车消失在北街和西街交汇处,梅子和紫兰搀扶着老爷和昌平公主,阿玉搀扶着冉秋云走进院门,蒲管家和凤儿走在最后。

此时,戌时刚刚过半。

走到平园的时候,谭国凯决定到泰园去陪父亲和母亲,父母已经是耄耋老人,还在为儿孙的事情操心,他觉得应该抽点时间陪陪父母。

于是,昌平公主和冉秋云也随老爷到泰园去陪老祖宗,说说话,时间会过得快一点。很显然,赵妈和高鹏不回来,一家人是不会上床睡觉的。

这使冉秋云很受感动,为了她的女儿,一家人都在熬夜。

谭为仁忙完生意上的事情以后回到府中,他听说母亲去了泰园,也随蒲管家去了泰园。

看到这么多人聚集在泰园,老祖宗非常高兴,泰园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两位老人家很享受这样的时光。

老太爷吩咐蒲管家让伙房准备宵夜,等赵妈和高鹏一回来,大家一起吃宵夜。

两个丫鬟在客厅里面放了两个火盆,放上木炭,火烧很旺。

另外两个丫鬟准备了花生、瓜子、点心和茶水,大家围坐杂一起,一边吃东西,一边陪老太爷和老太太说话,为仁少爷和玉兰小姐给老太爷、老太太捏肩捶背。

这一大家人其乐融融。

不一会,二爷谭国栋一家人也来了。

兄弟俩想到一起来了,这些日子,府中事情太多,大家都冷落了老祖宗。

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之后,一家人又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人的伤口有自愈的功能,只要有良好的家训和家风,家庭也有自愈的功能。

在家庭大会上,谭国栋夫妻俩对老祖宗微词颇多,所以,他们也想借这个机会和老祖宗修复修复彼此间的感情,老祖宗年事已高,来日不多,做儿女的还是要多包涵一些。

马车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天空中下起了小雨。

赵妈和高鹏赶到李家蒲赵长水家的时候,戌时将尽。

赵家的灯还亮着,还能听见屋里里面有说话的声音。院门半掩着。

赵妈推开院门,两个人从堂屋里面走了出来。

走到跟前,赵妈才看清楚,两个人中,一个是侄儿赵仲文。

赵仲文也看清楚了姑母的脸:“姑母,您怎么来了?爹,娘,姑母来了。”

不一会,赵长水夫妻两个人同时冲出堂屋。

“长秀,高鹏也来了,你们这时候来,一定有要紧的事情。”赵长水道,“仲文,快扶你姑母和高鹏兄弟进屋,瞧这鬼天气,把人的胳肢窝都冻裂了。”赵长水道。

赵仲文母子将赵妈扶进堂屋;赵长水和高鹏跟在后面。

堂屋里面还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他的怀中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

女人坐在椅子上,旁边的小桌子上放着几包系在一起的药。

赵仲文走到女人的跟前:“李大嫂,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记住,是饭后,忌辛辣。这几副药服完,你女儿的病就好了。”

“谢谢赵郎中。”女人从衣袖里面摸出几枚铜钱,放在小桌子上,站起身,拎起药,走出堂屋。

赵仲文拿起几枚铜钱,紧走几步,追出门外,将铜钱塞到女人的手上:“大嫂,几服药不值几个钱。”

“这——这怎么能行,你不收钱,我心里过意不去——每次来看病,你都不收钱,这怎么能行呢——你们也是要活人的。”

“不用这么客气,乡里乡亲,我让你拿着,你就拿走。天黑路滑,路上小心点。”

“赶明,我让孩子他爹到山上去采一些药草来——要不然,我这心里就不得劲。”

“用不着,乡里乡亲的,大嫂不必客气,孩子该饿了,赶快带孩子回家吃饭去吧!”赵仲文将母女俩送出院门,插上门栓,回到堂屋里面。

赵仲文不想在女人的身上多耽搁时间,姑妈这么晚到李家铺来,肯定有要事。

赵妈并没有就坐,他说明来意后,赵长水让夫人拿来一件羊皮大氅和羊皮帽:

“走,我现在就领你们到刘家堡去,既然为仁少爷的身世已经公开了,那就用不着再藏着掖着了——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夫妻俩还在说这件事情呢——婉婉小姐也该回谭家大院了,我们真为二太太高兴。”

三个人走出院门的时候,赵仲文追出院门:

“爹,我驾车跟你们一起去,待会儿,姑母和高鹏兄弟直接从刘家堡回歇马镇,用不着绕道把爹送回李家铺。”

“这样也好。有仲文陪着大哥,我就放心了。”赵长秀道。

李家铺在歇马镇的西北角上,刘家堡在歇马镇的西南角上,刘家堡和李家铺距离歇马镇的路程超不多,如果从刘家堡绕到李家蒲,路程要多一陪多。

此时,雨比先前大了一些。

赵仲文的母亲跑出院门,将两把雨伞递到赵仲文的手上,她还将一盏马灯递到赵仲文的手上。

两辆马车行驶到刘家堡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亥时。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 明朝第一航海家 寒门败家子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三叔是刘邦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