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一行人如在家中村中人建校心切(2 / 2)
晚上,霍家为谭国凯一行准备了一顿非常丰盛的晚饭,霍老二还请了十几个乡亲,这些乡亲是自愿参加建造学堂的。
有两个人还带来了几坛子酒。
大家在一起无拘无束开怀畅饮,连一向不喝酒的谭国凯也喝了几口酒,盛情难却嘛!
霍老二的老婆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她从谭国凯和昌平公主的对视中猜想,谭老爷平时可能很少喝酒,就让男人帮谭老爷喝了大半碗酒,只让谭老爷喝了几口酒。
吃过晚饭之后,霍家来了很多乡亲,霍家的堂屋里面挤满了人。
有些女人把小孩子也带来了,乡亲对学堂的建成充满期待,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可以到学堂去帮忙。
不知道是谁家拿来了一些瓜子和花生,大家坐在一起,一边剥花生,嗑瓜子,一边唠嗑,能说会道的和谭国凯、昌平公主和程班主拉家常,大部分人陪着。
虽然素不相识,但就像久别的亲人一样。
乡亲们在霍家待到亥时才在翠云母亲的催促下离去,翠云母亲说,客人们一路颠簸、劳顿,早就该休息,明天一早又要赶路,所以得早点休息。
乡亲们走了以后,曹顺兰和大丫头烧了一大锅热水,给大家洗漱,洗漱完之后,霍老二夫妻俩将大家领进各自的房间睡觉。
每个房间里面都放着一个火盆,火盆里面放着木炭。
霍老二说,木炭是乡亲们送来的。
在霍家洼,有很多户人家在山上伐薪烧炭,以卖木炭为生,他们担心客人夜里面睡觉着凉,特地送来了木炭。
霍老二走出房间之前,往火盆里面加了一些木炭,他特别关照,半夜起床解手的时候,记着往火盆里面加些木炭。
这一夜,大家睡得很暖和,很舒服,就是在自己的家里也没有这么暖和和舒服。
四更天的时候,谭国凯就听见婆媳俩在厨房里面忙上了,起床之后,便看见霍家的厨房里面热气腾腾。
吃早饭的时候,桌子上放着冒着热气的馒头,盛好的玉米糊,还有咸鸭蛋、萝卜干和辣椒酱。
霍老二的老婆曹顺兰很早就起来蒸馒头、忙早饭了。
昨天晚上,霍老二夫妻两收拾到半夜才睡觉。
早饭还没有吃完,霍家的院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乡亲。
他们是来为大家送行的。
几个男人拎着十几只野鸡和野兔来了,这是他们昨天下午进山刚打的,他们听说谭老爷要在霍家洼建学堂,个个欢欣鼓舞。
面对这份天高地厚的恩德,霍家洼人不能不有所表示,家里面又拿不出一点像样的东西,有一个猎户提议进山打一些野味。
于是,七个人一起进山。
加上家里面的存货,七个人凑了十五只野鸡和十二只野兔,还有两只小野猪。
大家走出霍家院门的时候,看到一部分人往霍家的院子后面跑去,原来是几个村民在学堂的选址上拉线开挖地基。
乡亲们建学堂的心情比谭国凯还急切。
昨天晚上,谭为礼就把学堂的图纸画出来了。
看到三辆马车停在路口,乡亲们——包括十几个挖地基的人都围了上来。
因为送行的人太多,谭国凯一行索性跟在马车后面缓步前行,翠云的母亲和霍老二将大家送到村口。
话没有多少,但依依不舍的感情全写在脸上和眼睛里面。
谭国凯和昌平公主答应翠云的母亲,明天春天,他们一家人还会到霍家洼来看望他们,顺便看看学堂的建造进度。
出村口以后,又走了一段路,最后,翠云的母亲拦住了众乡亲,大家才有机会坐上马车。
马车快进入另外一个村庄的时候,霍家人和霍家洼的乡亲们还站在距离村口很远的几棵大榕树下久久伫立。
下午三点钟左右,谭国凯一行回到歇马镇。
等待谭国凯的是一件坏消息:谭家的家具已经完全滞销。
不但一品斋的家具滞销,外埠几个店铺的家具也全部滞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