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2)
“哼哼,算你还有点良心。”
在门口偷听的李子青听到曹孟德这话,不禁松了口气,走了进来。
虽然昨天已经向爹爹坦白过了,但她还是非常担心,曹孟德向爹爹告状。
曹孟德这番夸奖,让她非常受用。
她本来是要找曹孟德麻烦的,结果心情一好,把这事给忘了。
在她之后,李浪和李子心也探了个脑袋进来,见李浪没有责备之意,方才鱼贯而入。
“爹爹,有这样好吃的居然也不叫我们,你是不是不爱我们了。”
李子心撅着小嘴儿,挽着李浪的胳膊撒娇道。
“你们这不是来了吗,小馋猫。”
李浪轻轻的捏了捏她和李浪的鼻子。
在李浪转身离开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三姐妹肯定会来。
接着,他把李子心抱起来,放在自己身边。
“嘻嘻,就知道爹爹最疼心儿了。”
李子心突然站在凳子上,在李浪的脸上“mua”了一下。
“爹爹疼心儿,不疼子青。”
一旁李子青不干了,扑在李浪的身上“mua~mua~”两下。
李浪倒是要矜持一些,因为有客人在,她没有过来争宠。
看到他们父女如此融洽,曹孟德和荀彧都有些羡慕。
有这样三个聪慧可爱的女儿,李先生还真是幸福啊。
“阿古叔叔,快点快点,心儿想吃蹄髈,还有毛肚。”
李子心刚坐下来,就不安分了,一个劲的催促正在上菜的护卫。
“来了三小姐。”
阿古微微一笑,连忙把李子心点的两样端上来。
李子心转过来催促李浪,“爹爹,可以开始了吗,心儿的肚子都饿扁了呢。”
她盯着翻腾的火锅,一个劲的流口水。
看到这里,曹孟德和荀彧的心里面才稍稍平衡了一些。
二人心想:看来他们在谷中,并没有吃到什么好吃的东西,一个古董羹就让她们如此口馋了。
古董羹的味道并不怎么样,他们也只是冬天才会吃几次。
不过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自己错了。
“心儿,爹爹教过你的,在客人面前要有礼貌。”
李浪用筷子轻轻打了一下她的手背,然后提醒道,“在吃之前,你不想找你阿古叔叔,要一些蘸料吗?”
“对哦,忘了蘸料了。”
李子心连忙跳下座椅,拉着两位姐姐的手,“大姐,二姐,我们去调蘸料。”
“嗯。”
“爹爹,子衿帮你也调一份。”
对于吃火锅她们已经很有经验了,怎么调蘸料,她们非常清楚。
“蘸料?”
曹孟德二人心下好奇,吃古董羹,还需要蘸料吗?
“小女顽皮,让二位见笑了。她们去调蘸料了,来,咱们先喝一杯。”
李浪端起酒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酒。
看着酒壶中流出来的酒清澈如水,他们以为李浪错把水壶当成了酒壶。
然而片刻之后,浓郁的酒香从杯中散发出来后,
再一次,
颠覆了他们对酒的认识。
“这……这竟然是酒。”这个时代,因为酿酒技术落后,所以酿造出来的酒都是浊酒,度数通常在几度到十几度。超过十五度的,都算是烈酒了。
曹孟德最喜欢喝的杜康酒,也不到二十度。
不论酒香味,纯度,色泽,
和眼前李浪倒给他的酒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这世上,竟有如此透明如水的酒。这一定是仙酿吧。”
曹孟德惊奇的看着李浪,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呵呵,曹丞相说笑了,这不过是地瓜烧,并非仙酿。不过它和丞相以前喝的酒有所不同,不但度数更高,而且后劲更大。二位初次尝试,可以浅尝辄止,细细品味。”
李浪提醒道。
地瓜烧差不多是25度的样子,对这个世界的酒而言,算得上是烈酒了。
酒量差的人,一杯就倒,好不夸张。
“地瓜烧?”
曹孟德有些疑惑,为何如此香醇的佳酿,会有如此老土的名字。
当然,他不知道李浪还有更好的酒。
他和荀彧纷纷尝了一口,瞬间被这种酒圈粉了,
“此酒甘醇香浓,入口烧喉,够劲。比杜康酒好喝十倍不止啊。”
品尝了地瓜烧,他瞬间觉得杜康寡淡无味了。
“想不到有生之年,竟能喝到如此佳酿。”
荀彧虽然不是嗜酒之人,但也爱酒。
只尝了一口,就被迷住了。
不一会儿,三个小丫头回来了,一人手里端着一碗蘸料。李子心把手中的蘸料送到李浪跟前,“爹爹,这是心儿调制的蘸料,给你。”
“乖心儿。”
李浪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夸奖道。
这么大点小孩,就知道帮爹爹做事了,这一点令李浪很欣慰。
另一边,李浪给曹孟德和荀彧各准备了一份蘸料,
三个小丫头重新坐上桌子,
李子心兴奋不已,“可以开始了。爹爹,我要吃毛肚,你帮心儿烫好不好。”
“好。”
李浪夹起一些毛肚放在涮勺里面,看着曹孟德二人有些无从下手,笑着解释道,“二位是不是在想,这和你们平时吃的古董羹不一样?
我们吃的这个,是古董羹的升级版,名为火锅。
此锅一分为二,一边是牛骨熬制的高汤,鲜香味浓;另一半加入了我特别熬制的火锅底料,香浓辛辣。你们喜欢吃什么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在不同的锅内烫煮。
当然,不同的食材煮法也是不同的。就如这毛肚,讲究的是七上八下,在沸水中烫十五秒钟。此时毛肚吃起来鲜脆美味,十分爽口。如果烫的时间过久,毛肚就会老掉,影响口感。”
说话间,毛肚已经烫好了。
林寒将它分给三个女儿,至于曹孟德和荀彧,则需要他们自己动手。
“七上八下?”
曹孟德听着李浪解释,看着他的操作,心想吃着东西,居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不过,十五秒钟是多久?
见李浪这般随意,他们也渐渐地放开了,开始往学着李浪,往火锅里面加菜。
尝过之后,他们才知道这种升级版的古董羹,为何会让三个女孩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