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3(1 / 1)
软磨硬泡之下,双方各自让了一步,食品厂商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河口各地卖不出去的香蕉。可磨到那个时候,香蕉早已烂了一大半,剩下的以低价卖出,最后得回来的钱,大概可以抵过除草剂的钱。
那一次的市场震荡不但令三平坝村民心灰意冷,也沉重打击了红河各地香蕉种植户的信心。这两年来,政府的人不断走访,安慰、鼓励种植户,也想各种法子帮助他们发展别的产业,可一夜倾塌的信心之楼,哪有这么容易就能够重新建立的?
罗振兴每天来回地跑,向上反映情况、参加学习培训,亲身到云南那些已经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地方去请教经验;向下到各村寨了解村民的难处和需求,想找出能够带南溪镇走出困境的新法子。
只是农村发展,无非就那么几个办法,要么是旅游业,要么是种植业,要么是养殖业。南溪镇丝毫没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养殖业只适用规模较大的农场,龙堡探索着养了几年的黑猪,南溪镇养了几年的本地鸡,到最后都陷入了瓶颈。桥头乡还探索过特种养殖,养了一两年的竹鼠,最后因为无人收购,自己运到河口卖,途中因运输不当死了一半。
这个地方交通极为不便利,即便如今国内信息传播逐渐发展,但外界对于红河这个地方仍然感到陌生,对红河的养殖业更是知之甚少。外界知道得更多的,是因为红河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因此有少部分人愿意到红河来旅游,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
事实上,到红河的游客也并不多。云南地处边疆,红河地区更是偏远。从祖国其他地方到昆明,乘飞机价格昂贵,坐火车旅途长且劳累。要再从昆明到红河,高速未通,坐大巴车路途时长过长不说,路还不好走,一路颠簸。有多少旅客愿意花这样多的时间,承受这样的辛劳旅程?
即便有企业经过当地政府的宣传、联系,愿意远到红河进行收购,也不会来收购一些在更为便利的地方便能收购到的东西。到红河来收购会增多他们在交通运输上的成本,在商言商,他们更想做的是控制成本,而不是帮助红河当地脱贫。
红河其他地方尚且如此艰难,更不用说南溪镇了。南溪镇没有什么旅游潜力,也没有什么产业优势,更没有地理优势。这里曾经吸引人的,是这里的土地和气候适宜种植香蕉、菠萝这些热带水果,品相好味道好,而且因为政策支持,收购商收购通道顺畅,收购成本低廉。
可香蕉市场萎靡了两年,没人说得准将来会怎样。
罗书记与杨建国商量过几回,说着,要不就放弃种植经济作物这条路子吧,不管是种香蕉、菠萝,还是种火龙果,都会有市场风险,一旦没有人收,那就是血本无归。不如试试特种养殖,养鸽子,拿到河口去卖。
他们与村民商量下来,特种养殖优势甚小,没人给他们传授养鸽子的技术,他们没多少文化,给书也看不懂。再者,他们连养鸽子的成本都难以凑齐。
慢慢地,种植或是养殖的路子都被村民搁置下来,反倒有一些村民,开始像以前一样,将一部分土地租给外地人,任凭他们种什么,村民只管收租金,虽然很少,但至少不用担心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