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1 / 1)
杨徽抬起被水沁凉的手指,摸了摸耳垂,只觉得还没打耳洞呢,就已经能感觉到疼了吧。
红河这里的女孩子四五岁便打耳洞了,家里长辈拿针刺过去,再涂一些从地里挖来的野草根,可以镇痛消炎的。
小女孩戴耳坠子的习惯与当地丰富的节日庆典有关,庆典上总要穿上好看的民族衣裳,戴好看的饰品,耳坠子更是少不了的。
相传苗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家中财物难以搬运,便将财产换成银子,打成银器带在身上,翻山越岭也不怕丢失。南溪的苗族并不崇尚银饰,他们的支派不同,后来又因为地域的影响,不似贵州黔东南的苗族那般喜爱银饰,也不似他们有自己的苗银文化。
但南溪的苗族多多少少也是有些饰品的,贵重一些的便用银打,平时舍不得戴的,只在重要的日子拿出来装点一番。普通的就各式各样的都有了,从前有布剪的、绳子编的、干花造的,再后来,镇上开始有卖塑料饰品,便宜,样式也新鲜,深得女人们的喜爱。
杨徽从小很少接触这些,没人给她打扮,她对首饰也没有多少念想。家里唯一的首饰便是她上次不小心从陶翠手上扯下来的那套金色链子,她小心翼翼地保管起来,想妈妈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仿佛链子上还能感受到母亲的温度。
从前杨徽也不在意这些,只是这几年她逐渐长大,样子也出落得越来越美丽,便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那些姐姐嬢嬢们开始议论杨徽说,样子是俏的,就是穿得太寒碜了,连副耳坠子都没有。
去年花山节,洁洁便听见了别人对杨徽的议论,心里一直堵着这个事情,心想今年怎么也要帮杨徽换一换装束,才有了打耳洞这么个事情。
杨徽见过别人打耳洞,细长的针硬生生钻过耳垂的肉,挤出一个洞来,可疼了,那些女孩子们总是痛得哇哇叫的。
现在要轮到自己了,心里难免有些怕怕的。
只是这件事她也没有过多在意,等煮好了晚饭,吃饱了,便去做作业,早忘了这件事了。
不过她又想起另一件事。
她想和墨了。
和鸿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那是一场意外,和鸿跑货的那条路一直以来都很凶险,山路弯弯曲曲不说,还时常有滚石,即便是常年跑车的老司机,也只敢小心翼翼地通过。
杨徽听大人们说,和鸿拐弯的时候,躲闪滚石不及时,连人带车滚下山去了。那样的山区,人不可能存活下来。
丧礼过后,和墨便一直在学校里。那时杨建国问他要不要休息一段时间,他说不要,他还要继续上学。杨建国又问他要不要去丽江找别的亲人,他说他在丽江已经没有亲人了。和墨说,他要在南溪镇读完中学,考去昆明的高中,之后去考大学,他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
和墨的情况过于特殊,他户口本上父母健在,他便不能按照孤儿身份来处理,再者是他已经十五岁了,已经不能送丽江的福利院了。和墨自己也不愿意去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