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嬴政论中华,撤军命令被截(2 / 2)
尹高对李斯说:“丞相大人身体无恙?”
李斯说:“臣已无大碍,太子殿下,当务之急是要立刻传书让李信和章邯撤军。”
尹高立刻拟诏,百里加急传书。
李斯走过来对大臣们解释了为何要撤军:“李信北方军南下,虽是从蒙恬那里抽调的强大边军,但长途奔袭,且攻灭四国连续攻城,作战疲劳。而章邯的十万军也多是农民劳役出身,作战能力本就不强,还与项梁多次鏖战。向北进军同样是长途跋涉,军队疲劳。”
这时一位大臣说:“我军疲惫,项羽军就不疲惫了吗?项羽也是一路连续攻城,走一路打一路,而且数量还不足我军的一半。”
李斯笑着说:“项羽楚军在项梁被杀后就一直没有战斗,也并未长途跋涉。项羽军如利剑出鞘,乃是生猛无畏的生力军,项羽是以逸击劳啊。北方边军之长在于远距离奔袭截击,而屯兵城下攻击坚城,背过来被动迎击楚军,已失去了轻狡剽悍的战术特长而不得不与楚军作笨拙厮杀,项羽是以重击轻啊。”
大臣们无话可说了,李斯继续说:“项羽本人,力能举鼎,可以一当千,可与太子殿下媲美。一路所向披靡,叛秦投靠项羽者不可胜数。项羽可轻松募兵,而我大秦内地,实难征兵啊。此战必难取胜,即使取胜,我方也必定损失惨重,且未必能除得了项羽。而一旦失败,项羽必定立刻攻我都城咸阳,颠覆我大秦啊。如此大的风险,在座的各位谁能担之?”
大臣们都低着头,没人敢说话。
“因此,要保存实力,对付项羽,当以计谋,不可赌勇。欲除楚军,当缓图之。”
众臣被李斯劝服,纷纷赞叹李斯。李斯虽然儿子死于楚军之手,但心中沉稳,不急于报仇,而是以大局为重,此气概为众臣传颂。
撤军的命令发出,驿使带着诏书,沿着上郡驰道,马不停蹄的赶往巨鹿。
月色朦胧,驰道四周一片死寂,飞奔而来的驿使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里的寂静。
突然,风吹草动,一个黑影冲出草丛。
寒光一闪,驿使坠马。
几个黑衣人走过来,补了几刀,然后取走驿使身上的诏书,隐匿山林。
命令李信和章邯撤军的诏书被截,消息没有传到巨鹿。
李信和章邯已经发起了对项羽的攻击。
由于秦军数量众多,项羽把主力汇合在一起,避免因过度分散而被数量众多的秦军冲散,然后逐个吞灭。
李信率领的边军虽有10万之众,但不得不分兵三路,又要围城攻城,又要修守甬道,只能分出三分之一的部队用于和项羽的楚军接战。而项羽10万大军聚集,李信在局部兵力上显出了弱势。
项羽击退了李信的三万军,没有恋战,而是直接进攻甬道,李信的粮草被断。
章邯听到消息后,立刻带军援救甬道。
没想到这样却正中项羽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