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害人反害己(2 / 2)
这种完全依赖数据管理的猫腻来获得优势,一种方面是他们的技术能力差一些,需要从数据管理的优势中,来补足这种落差。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方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强大,需要依赖强大的数据管理来平衡这种不足。
虽然,一个企业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是好事,它可以全方位的洞悉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可是太过于依赖数据管理,来维持企业的顺利发展,一旦数据情报上失效,就都会在企业内部埋下隐患。
对手公司很可能就存在这类问题,从他们的整体发展情况看,他们的数据管理并不是那么强大,于此他们在竞争中动了偏心思,妄图依靠数据管理来控制“思考”公司的发展生态。
从另一种角度看,对手公司是在围着“思考”公司的变化转圈,“思考”公司动了,他们才能做出反应,“思考”公司没有变化,他们就很难产生有效的变化。
从心理上看,对手公司看似很了解“思考”公司,看似利用数据管理的能力,似乎这样就获得了知己知彼的优势。
虽然知己知彼是上策,可是要看怎么用,盲从或者过度的依赖,会让人陷入被动,所以,摆正知己知彼在事情中的位置,作为一种参考的工具最恰当。
可是对手公司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被动之中,一旦“思考”公司弄个假的发展生态,那对手公司就把自己搭进去了,这叫害人不成反害己。
孟道涵把这个线索提供给吴敏,并把自己的看法也告诉了吴敏。
吴敏得到了这个信息后,也认为对手公司的真正实力,不是外表看到的那么强大,她再次组织数据部门技术能力强的员工,对孟道涵的发现重新分析。
这是为了证明孟道涵提供的线索的准确性,吴敏的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强手们联合起来,用了双方的市场竞争力报告和市场平均发展能力,这两种不同的参照背景,对此进行分析计算。
最后的结论,让所有人都难以压制住自己的兴奋,大量的计算分析结论,都证实了孟道涵的判断是真实的。
吴敏立刻把这个信息上报公司最高层,这个消息让伍经理和商战的总策划师刘力等最高层连夜从家里赶到公司。
“思考”公司的高层在深夜开了个长会,认为这是反制对手公司压迫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得好会让对方长期失去对“思考”公司的对抗能力。
第二天,公司各部门高层研究如何利用对手公司的缺陷,在双方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并一举击溃对手公司。
“思考”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策略,比如向市场释放出模糊状态的数据,来迷惑对手公司;根据对手公司的能力不足之处,制定有针对性的反击方案。
这些多方位、多角度的策略,以快速多变、亦真亦假、亦实亦虚等特点,很快就让对手公司陷入竞争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