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试探少年郎(1 / 2)
也许是先入为主吧,徐庶远不如诸葛亮英俊潇洒,两人才智倒是不相上下,但黄月英也不知为何,却单单对徐庶情有独钟,今日一见,越发地喜欢。
虽然在她看来,诸葛亮善于政治交际,从父亲晚于徐庶认识他但却对诸葛亮赞不绝口便可知其掌控人心的水平之高。而徐庶更像是一门子钻研技术的学者,且今日听其言论,观其态度,黄月英便断定在军事上,徐庶目前应是略胜于诸葛亮的。
且前几日听外出打听消息的厮回来,向父亲讲述探知回的那些关于徐庶的言语,她可是听得一清二楚,也甚深知徐庶虽孝名远扬,但终究因儿时的愚昧无知犯下杀人复仇的大错而被父亲唾弃。
此时,见徐庶未曾留意父亲已经面上挂不住了,却还在执意辩论,从而将父亲气势压倒,黄月英不仅失望地叹了叹气,如此一味沉迷于辩论之术却不懂留人颜面的脾性,怎能获得父亲首肯?怕是与他此生无缘了吧。
黄月英此时已毫无兴致,她悄悄地站起身来,对身旁的书童使了个眼神,便冲冲离开了。
而这一幕,其实已经被徐庶察觉,他见屏风后有人离开的声音,心情一沉,失去了继续舌辩下去的激情,于是草草结尾,向黄承彦作揖施礼,原本因激辩而撑起来的上身也轻轻窝了下去,选了个舒适的姿势旁观诸葛亮与三位名士的辩论。
只见聪慧的诸葛亮,一边灵活应对三位名士的轮番轰炸,一边不失礼仪地顾及他们三位的颜面,点到为止,并不做乘胜追击之举,让司马徽、庞德公不住地向黄承彦点头微笑,两人对诸葛亮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崔州平对徐庶的突然放弃甚感惊讶,这不像徐兄平时的学问之道呀,见徐庶对自己满脸的疑惑只是回了一个沉稳的表情,崔州平更是惊奇了,今儿个是怎么啦,这气氛怎么这么古怪呢?
向他们三位少年发出邀请的是黄承彦,但其只是与徐庶稍作一番交锋后便退了下来,反而是微笑地看着诸葛亮在那里崭露头角,这阵仗可有点蹊跷呢,到不像学识之人只见的较量,更像是……
越看越觉得气氛古怪的崔州平又扭头看了一眼一言不发的徐庶,见后者的脸色越发的凉薄,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半个时辰后,崔州平也觉得自己已经插不上话了,整个书房内只听得诸葛亮一人与另外两位名士的声音,而黄承彦则是一副甚为满意的神情,掠着胡须微笑地看着正对着自己的诸葛亮。
一个时辰后,诸葛亮便以压倒性的优势胜了两位长辈。
“后生可畏啊,原来诸葛孔明之才智真如徐庶所言,少年强啊!”庞德公最后一语带过,对辩论做了总结,更发出了对诸葛亮的赞美之言。
此时,黄承彦命书童为众人添了茶水,见诸葛亮依然彬彬有礼地对书童轻言道谢,便看向他,道,“听闻你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家中可有婚配?”
诸葛亮略微羞涩地回道,“因叔父新损,家中仅有老母,尚无男性长辈做主,故而仍未授意婚配之事。”
“哦?!”黄承彦挑眉一笑,又道,“你要选妻,我家中便有一女,但貌丑,头黄、肤黑,但其才华倒是能与你相配。”
诸葛亮听闻所言,想起坊间的传闻,又得知黄承彦仅有一女,那便应声前几日所见的黑布遮脸的少女,早已对其的聪明机灵所折服,心想,这貌美也不见得是好事,自己的心思是在辅佐明君成就大业之上,不可被儿女私情分散了精力,便红着脸点头应许了这门亲事。
黄承彦见诸葛亮并不如常人般反应,竟然应许娶自家丑女为妻,当即对其的好感又增添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