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初唐闲公子 > 第41章 五姓七望

第41章 五姓七望(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朕才不当NPC  重生之纯阳  最强神农  重生空间之锦绣年华  奥特曼之王者风范  全球荒岛时代:只有我有系统  这个模版,去当英雄多少有点亏了  孽缘难逃:神君,别缠我  男神,请克制!  神仙捕头 

唐志准备把西夏的冷锻瘊子甲搞出来,反正有六个水碓打铁,能省下不少人力,可以慢慢锤,将来搞出空气锤来就更方便了。为了让水碓动力更足,唐志在上游修了一个水坝抬高水位,六个水碓的传动装置不一样,铁锤的重量和击打的频率也不一样,可以适应不同材料锻打的需要。唐刀具体怎么锻造不知道,老张也不会。那帮文人大老爷对于这些军事技术没有兴趣记载,后世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包钢锻造加覆土烧刃淬火,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不是国营企业,唐志也不可能搞大规模,只有往高尖端发展,他就想山寨后世的七星龙泉剑,又锋利卖相又好。

唐志决定明年种棉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生产棉甲。明朝的棉甲是大大有名的,主要是因为板甲太重,夏天太热,冬天又太冷。

棉甲里面其实还有内衬铁甲,外面使用铜钉进行固定,是一个复合甲,穿上非常暖和。大唐过些年就要对高丽用兵,那里的天气贼冷,棉甲可以大行其道。后面还有契丹和渤海国,总的来说东北这块地方一直是动乱之源,专门出土匪。

东北的土着民族主要由四大族系构成,东胡鲜卑室韦蒙古族、秽貘夫余高句丽百济朝鲜、肃慎挹娄靺鞨女真、商族古燕族汉族。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族系曾经七次问鼎中原,统治中国长达上千年!

说起来还要感谢我大清,因为东北是他们的龙兴之地,所以把东三省全部纳入震旦的国土范围。大清的统治者比宋、明要英明,当然也更残忍,如果不是西方入侵者太强,也许他们的统治还要延续上百年。

唐志搞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刘旭的摊丁入亩策论开始发酵,除了国子递交了奏章和士子们的策论之外,御史台的御史们也闻风而动,纷纷上奏要求廷议。上一次因为皇家公司的事情几个同伴被发配到边远之地,大家的士气有些低落,这次正好可以扳回一局。

唐朝的御史的官署称为称御史台,御史台监察百官的职能类似于现在的纪检委,哪个官员贪污、哪个大臣用人唯亲、哪个知府知州执行命令不到位,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之内。

隋唐时期中国政治系统大变革,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加强后的皇权为了能掌握足够的监察权,将御史台纳入麾下。彻底脱离行政系统控制后,御史台不需要向行政首脑宰相负责,同政务得失没有利害关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客观中立。

直接受皇帝领导的御史台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监察机构。除了赋予御史台独立性之外,唐代御史的地位也被特意拔高。虽然御史官位只有五品,还不及普通县官,但是御史却拥有其他五品官不具备的朝会权,能够在百官面前上奏天子。

御史一面拥有巨大的参劾权,一面又官位低微。一个御史可以说是降无可降,罚无可罚。无可降无可罚,又不受政府行政系统领导,所以御史工作起来毫无后顾之忧。哪怕是当朝宰相,只要被御史抓到马脚也是照参不误。

皇家公司因为皇上参与其中,加上在广州偏远之地开垦荒地,修建码头,没有动摇国家根本,所以几个御史的参劾才招致失败。这次不一样,受损的是王公大臣和大地主,受益的是皇上和平民百姓,胜算很大。

《摊丁入亩论》终于摆在大兴宫殿前廷议,反对声音最大的是皇家宗族,他们的封邑最多,田庄也最多,人丁税摊入田亩中,他们的受损最大。

大臣们也是利益伤害者,他们跟着太宗皇帝南征北战,授勋封爵,为子孙留下了一份基业。现在好了,摊丁入亩,一大块肥肉就要挖出去,你说心疼不心疼?

御史们的理由很强大,历朝历代都是因为土地兼并,权贵占有大量的财富,朝廷的收入锐减,民众负担加重,最后官逼民反。太宗皇帝说了,“民能载舟,亦能覆舟。”难道要等到民众把大唐这艘大船掀翻你们才罢休吗?

朝廷的争论传到民间,群情激昂,这么好的惠民之法为什么还有人反对?于是茶馆店说书人都唱起了《伐檀》。

在朝野议论纷纷的时候,皇家农工商贸公司的筹建稳步推进,李治嫌原来的名字不好,亲自改名为“皇家兴业公司”,隶属少府寺管理,为此李治派少府寺丞李威代表皇家进入公司。少府寺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

为了安抚宗室的情绪,李治拿出10份的股份交给宗正寺。宗正寺专门掌管皇帝的宗族之事,相当于我大清的宗人府。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大武天候 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 我于历史中长生 这个大宋太不正经 始皇帝太仁慈,让我来打造暴秦! 大唐:李世民是我大舅哥 大秦:谋划造反的我,爹竟是始皇 寒门贵公子 苟在天牢一百年,出世无敌了 三国:我为陈留王刘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