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象雄帝国(1 / 2)
唐善识知道明天唐志要编练护卫军,回头和族长商量,准备派30名家族子弟参加,唐家的远房亲戚知道唐志有出息了,把家族的弟子都往这边送。古代为什么这么看重出仕?因为一人有出息了,可以给家族的弟子一条上升的路子。不过唐志还是比较看重自己的几个徒弟,家里人能有几个出息的还很难说。当然,唐家护卫队的那些人因为没有第一时间追随唐志,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人生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错过了就没有了。因为明年要开学,还有搞训练营,很多世家前来拜访,唐志一个也不见,全是老爹负责接待。元珍知道弟弟被人行刺,急急忙忙赶过来,看到唐志没事才放心。
因为明年要练兵,计划又要改变,唐志准备让家里把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棉花,姐姐家里就让她自己考虑了,现在高家庄和唐家庄差不多,做豆腐、养猪、养鸡鸭、进城盘火炕,大家都发财了,其他周围的村庄也差不多,唐志在这里办学堂办训练班,需要的蔬菜、肉食大增,周围村庄都有样学样养起了猪,做起了豆芽豆腐。特别在冬季,基本上都是咸菜,有豆芽、豆腐作调剂,可以说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唐家庄的养殖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周围的村庄养猪、养鸡、养鸭,堆肥、蚯蚓、地龙,这些先进的养殖技术让唐家庄的肉食供应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唐志教给他们香肠、板鸭、烤鸭、皮蛋等一些年货制作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长安节日市场,同时远销洛阳、扬州。同时泉州的咸鱼、海带、紫菜、海肠子等一些海货也开始进入长安,进入寻常百姓的饭桌。可惜没有辣椒,要不然唐志准备把老干妈弄出来。
冬天来了,得月楼又搞出火锅这个新奇的玩意儿,现在唐家庄的炒锅已经建立起了品牌,现在唐家庄的菜刀、剪刀、斧子、锄头等一些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全部都打上“九郎”的招牌,九郎出产,必属精品。
因为泉州划归兴业公司,这里的糖厂将来全部转移到泉州,腾出的位置都改造成机械公司。买来的奴隶全部都将转变为平民,只要他们把自己赎回来,同时康有义听从唐志的劝告,买来大量的女奴给他们配对,让他们成家立业,工作之余还教他们唱歌,这样人心安定,生产效率也提高很多。
明年开办学校,唐志准备搞一个班按照正常教学进度来,招收的都是附近庄园的孩子。亲不亲,故乡人,唐志开办学校,没道理把自己家乡的孩子撇在一边,那些工人的子弟一样可以进学堂,有些幼儿还可以进幼稚园。
刺杀事件破案的进展不大,首先是高阳公主被禁足了,这样让唐志松了一口气,就怕这个疯婆子没完没了。其次就是在街上谋杀唐志的家伙都是长安的地痞,他们受雇于人,但是雇主不知道是谁。那个刺客掉进水渠一直没有消息,丢弃在屋顶的弩弓被找到,没有编号,做工精细,肯定是私自打造的。这件事件就成了一个无头案。
刘旭找到唐志,现在他的家属已经在长安落户,他本来也想过几天清净的日子,没想到一纸公文把他发配到兴业公司,作农垦事业部部长,主持河套地区的水利开发。河套啊!那个苦寒之地,挖水渠,没有十年别想回来,刘旭的心里比黄连还苦。
唐志也没想到还有这一变故,只考虑到开始,没想到结尾,只有让他节哀顺变了。不过朝廷也给他配齐了领导班子,他也不是孤军作战,还有准备迁徙的军民。过了年他就要过去考察,先要把整个后套摸清楚,第一批准备安置1万人,要尽快找到屯田的营地。
唐志也只有跟他说一些修渠的诀窍,比如下雨的时候要观察水流方向,顺着水流修渠是绝对准确的;水渠边要植树造林,柳树是最好的;要造农田的防护林,河套地区的风很大,土壤容易被风吹走导致沙化;不要破坏山坡的植被,不要过度发展畜牧业,那些绵羊和山羊最好圈养……
另外唐志准备给他设计一台水平仪,这样测量高度更加准确,给他造了一具罗盘,让他测量方位。还有就是在后套开办水泥厂,这样修水坝的时候事半功倍,看样子要尽快把蒸汽机和碎石机搞出来,要不然很多事情都事倍功半。
刘旭治理河套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这件事情干成了,那刘旭可以名垂千古,载入史册。塞上江南啊,对于扞卫西北边陲可谓举足轻重。而且引黄河灌溉,旱涝保收,将来河北关中大旱,这里还可以接济安顿灾民。
樊军的事情也处理好了,唐志让李积的孙子李思顺拿着英国公的名刺,找到录事参军吴参军,昧了人家的钱还把人送进牢狱,这件事怎么说?两个方案:第一,把800匹娟吐出来,再补偿1000贯钱,这事就算私了;第二,你若不承认,兵部马上派人到安西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你和你的一家老小全部流放到安西,你就准备进先锋营吧。
吴参军看到英国公的名刺立马怂了,别说这件事情属实,就是不属实,人家拿着英国公的名刺到安西都护府走一趟,没有的事情也会有的,安西府充军的人难道都是罪有应得?于是东借西凑,把这笔钱交了。至于他以后怎么还债,唐志不关心。
现在唐志开始考虑青藏高原的攻略。青藏高原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详地之一,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炎帝、黄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