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休戚相关大气层(2 / 2)
外层特点是: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约有9--10个地球半径高,换句话说,大约有千米高。在这里空气极其稀薄。通常把1000公里之内,即电离层之内作为大气的高度,即大气层厚1000公里。
地球大气层,既为生命所必需,又为地面生物提供良好的保护。如果没有大气,来自太空的陨石将像超级炮弹一样,将地面的一切毁坏净尽。因有大气保护,绝大部分陨石尚未落地之前就已焚化消失。由此所产生的细微粉尘,则恰恰使直射的日光受到一定程度的散射。这一散射对人的视觉非常重要。它不但使天空呈现明亮美丽的蔚蓝色,而且使地面的光照变得柔和均匀,使人获得均衡的视觉。
地球的周围有相当强的磁场,可使地面生物免受太阳粒子流的伤害,并在大气层的高空形成电离层。大气高空的电离层和臭氧层对来自太空的电磁波有良好的屏蔽作用,但却容许可见光通过,这在地球物理学上称为“可见光窗口”。对于频率较紫光略高的紫外线,大气只将其大部分吸收,却容许少量通过,这一点也有重要意义。
那么,大气层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地球的保护罩。
所有生物随时随地都需要呼吸,而呼吸的原料之一就是氧气。氧气是大气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气层对地面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温室效应,可使地面温度保持和暖而且稳定。同时,一定强度的大气压力是使地面水在常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必要条件,故大气层的厚度必须适中。如果大气层太稀薄,保护作用不足,地表热量易散失,以至温度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而且气压太低,将使地面水在常温甚至在低温下即持续沸腾不已,直至全部气化而消失,地面所有动植物均将因缺水而死。反之,如果大气太厚重,则过高的气压非人和动物所能耐受,而且过强的温室效应,也将使地面温度持续上升而危及动植物的生存。
大气中组分是不稳定的,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影响,会使大气中出现新的物质,或某种成分的含量过多地超出了自然状态下的平均值,或某种成分含量减少,都会影响生物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给人类造成危害。
但是随着近年来人类工业的发展,在大气层中释放了很多有害气体,导致了现在的大气层开始变得稀薄了。那么抵抗太阳的能力也降低了,全球的温度开始上升,使得地球的环境开始恶化,最后可导致大量生物生存不下去。
因而,如何维护好这个地球的“保护罩”,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