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耐心(1 / 2)
到了一旁,罕朔就恭谨的站在那,看公孙宽在那大声布置兵马,也不多言。
罕朔此次也带来了五千兵马,但其中多为临时征召的新兵,而且是步卒。壮声势可以,守城也能支撑,但出城作战还得仰仗楚军。
所以,这栎城虽说属罕氏,但如今说话算数的却是公孙宽。
等公孙宽布置好守城事务,稍歇下来,罕朔这才拱手说道:“敌军已到城外,不知司马要如何应对?”
公孙宽瞥了他一眼,随意拱手回礼道:“我有意派一支兵马试探,探清敌军虚实。”
“我正要说此事!”罕朔连忙说道:“当初新郑城未破时,有我军士兵拼死出了城。他亲眼看过智军骑兵作战,实在骇人,我郑军两千兵马不到半刻钟就被击溃覆灭。司马若要试探,也需小心选派兵将,万万不可大意。”
他话中的意思,也是怕公孙宽大意,选一支平庸的兵将出战也就算了,若是选了心腹精兵,那就要小心一去不还了。
听到这话,公孙宽还未说什么,他一旁的部将却出言嘲讽道:“大夫所言,不觉得荒谬吗?半刻钟都支撑不了,那是被击溃?倒不如说是阵前投降了。还是说,郑军如此不堪一击,溃逃的速度比敌军弓箭还快?”
罕朔被激的脸色涨红,手按剑柄抽出半截,怒道:“我好心提醒,你却恶言相向,真以为我郑人不敢拔剑吗?”
他一旁跟随的亲卫也按着剑柄向前几步,怒视着对方。
那楚军将领脾气也一点就着,眼看也要拔剑相向,但终于还是被公孙宽厉声制止了。
“蓼漩!不可出言不逊。”
那叫做蓼漩的楚军将领重重哼了一声,这才把剑收了回去。罕朔也一样把剑归鞘,又挥手让手下退到一边。
此刻,公孙宽再看罕朔时,脸上倒多了些尊重,说道:“我想听一下当初的战斗过程。”
罕朔点点头,平复了情绪,这才说道:“其实也没什么过程,两军对峙时,智军突然从两翼包抄,郑军腾挪不及乱了阵脚。接着,智军作势抵近,郑军慌乱中弓弩齐发,哪知郑军只在射程外虚晃了一遭,并未射中。可就在这时,趁着装箭的空隙,智军突然抵近到五十步以内。你也知道,骑兵速度极快,一转眼而已……接着智军开始骑射,只一次射击郑军中矢者就有数百人,军阵大乱,再之后……就不用我多言了。”
“智军迎战的有多少人?”公孙宽说道。
“不到两千骑兵。”
听到罕朔这话,公孙宽眉头越拧越紧,再看看城外林立的智军骑兵,他一时有些分不清这话中的真假了。
倒不是哪里有逻辑问题,可那些话结合到一块,让人的感觉就是在吹嘘,只不过,是替敌军吹嘘。就像有的士卒回家后向乡邻夸耀自己战场上阵斩十几人,但在军中这么说绝对要让人笑话的,因为都知道这种战绩有多不靠谱。
即使知道罕朔不大可能戏弄他,但公孙宽脸色还是不由得沉了下来。
看到公孙宽脸色变化,罕朔立刻意识到不好,连忙说道:“司马,我所言可句句属实,……其实,我原本也不敢信的。可又不止一人,奔出城的几人都这么说,也只得信了。”
公孙宽摇了摇头,说道:“我还要仔细想想。”
“司马。”一旁的蓼漩又跳了出来,指着罕朔说道:“我可知道这人怎么想的。就是夸大敌军,好让郑军的失败显得不那么难堪罢了。他这般,根本就没有作为联军的诚意!”
罕朔瞪着他,正要争辩,公孙宽再次挥了挥手,说道:“此事暂且不提,应对眼前之敌才是要紧事。”
说罢,公孙宽又看向周围一众军官:“谁愿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