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切勿争短长(2 / 2)
独孤信就把“独孤九剑”的九大部分一一讲解,与杨逍对着练起来,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什么张良、萧何、韩信和刘邦等等,都抛诸脑后了。
一连半个月,他们都是先比脚力,再练习武功招式,武功进阶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两人就相约进行一场比试,这次独孤信却没有再像上一次那样先约法三章,而是直接开打。
这半月时间里,二人是各练各的,杨逍一心在参悟“独孤九剑”,一直在尝试着出招快,身形快,无论什么先快再说。
而独孤信却是在寻找着“无招胜有招”的感觉,他的武功已经不拘泥于招式的限制,更不会局限于兵器的作用,无论是“打狗棒法”还是“独孤九剑”,对他来说已经不是独立的两套武功了。
杨逍对于“独孤九剑”的理解,仍然是片面的快,甚至只是字面意义上的“快”,他迫不及待地出招,想抢在独孤信出招之前,封住他的动作,可是每每将要击中独孤信之时,就会被他巧妙地躲开袭击。
这样的比试持续了四五十招,杨逍一直在进攻,独孤信一直在防守,他的做法甚至都不能算是在防守,更像是在躲避。
有时候杨逍好不容易发现了独孤信的破绽,可当他招式所及,独孤信早已成功避开,让他的努力化为乌有。
这场打斗并没有像杨逍预想的那样进行,他本以为自己学了独孤信的“独孤九剑”,就可以与自己的大哥哥平起平坐了,甚至可以和大哥哥过招了,可是他错了。
这其实也不能怪杨逍,对于绝世神功“独孤九剑”来说,他也只是初学者,从接触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对于其理解和掌握还仅仅只是在文字层面。
对于杨逍来说,他的人生太顺利,从小有父母疼爱,有师长教导,行走江湖以来,一切都顺顺利利,见过很多,学过很多,一点苦都没吃过,一点磨难都没遭受过,江湖实战经验根本没有,他的武功就没用到过。
反观独孤信,那可是凭着本事,凭着一腔热血,一步步走过来,一招招学过来的。他也遭受过别人的不公正待遇,与别人动过手。
他更为了生存,与江湖人士有过交往,经历过很多的艰难险阻,有时甚至要以命相搏,因为如果他自己不努力,没人帮他坚强,更没有人能够真正关心他。弟弟阳顶天比自己还小,还需要自己去照顾呢,这样的生存条件下,独孤信能够长大成人,能够成才,是靠着非凡的毅力才最终实现的。
独孤信在江湖上,每次出手都是以命相搏,都是刀头舔血,这样的日子杨逍不仅没见过,连想都没想过。
再说了,独孤信研究“独孤九剑”少说也好几年了,对于剑意的理解,早已经是今非昔比,而他的经验和见识随着自己一次次的出手、打擂、探讨逐渐累积起来,对于武功招式的理解,也远非杨逍可比的。
所以独孤信此次与杨逍交手,他只是躲避和防御,根本不出击,他怕自己会打击杨逍练武的信心,更怕杨逍对“独孤九剑”失去信心,二人练的是同样的武功,最终成就如何,不是一个悟性就能说得清的。
杨逍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已经与独孤信比试过两次了,两次都是铩羽而归,可是这一次比上一次对于武功的理解和认识,都有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