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坠瓦贼上房(1 / 2)
独孤信两眼慢慢有了光,他接着说道:“李太白的诗中自有侠气风骨,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侠客之行当千年不朽,行走江湖之人,当如郭大侠一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因为武侠在侠而非武,只要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这种精神便也永远存在。”
杨逍附和道:“自古以来,所谓的侠义之士就是那些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机智勇敢;扶贫济困,惩恶扬善;为人仗义,肯于助人;路见不平,替天行道的人。”
独孤信正色道:“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此生能够成为一个侠客,吾愿足矣。然而,侠客多也只是相对于太平时候来说的,从人口来说还是非常稀少的。侠客通常是以一己之力来扶危救困,如果要救天下人于水火,还是需要天下太平,国家安定。而为了国家的安定,不少侠客甘愿孤身涉险,舍生取义,留下千古美名。”
杨逍道:“我也想追随大哥哥,成为流芳千古、人人敬仰的大侠。可是世上这么多人,谁会在百年之后还记得我们啊?”
独孤信思索了一会,推开窗户看了看夜空,慢悠悠地答道:“不管谁记得,哪怕没人记得,我们也要行侠仗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让别人看,更不是为了让别人记住,而是发自本心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
杨逍道:“怪不得横渠先生会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这样的论断。而且论语《论语》中记载曾子有如下论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独孤信道:“从古至今,仁人志士们从不会图什么回报,一切圣贤,出生入死,成就无边众生行。愿不满,不名满足。”
二人正说话间,店小二送来酒食,他们便囫囵吃了些。二人的谈话与他们各自的志向息息相关,独孤信觉得说太多了也没意思,便催促杨逍早早睡下,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只要保持本心就可。二人便各自洗漱,然后睡下。
两人睡下后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的嘈杂声太大,吵醒了杨逍。杨逍赶紧摇醒了独孤信,两个人一起看看是怎么回事。
独孤信起身,穿好衣服,慢悠悠地说道:“不管是州官放火,还是百姓点灯,你且瞧着点,听着点。能帮得上的过去搭把手,帮不上忙的千万别添乱……”
杨逍火急火燎地打断独孤信,似乎是以教训的口气说道:“大哥哥啊,你怎么成了老混子了,这话是你说的吗?”
独孤信笑道:“可不是这个道理吗?你不看清楚了,不听明白了,如果贸贸然去出手,误伤好人怎么办?你的本意是好的,想去行侠仗义,想去扶危助困,想去表现自己的大仁大义。可是,好心办坏事的人少吗?”杨逍听完,立马安静下来,也不吵了,也不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