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桧死后封申王(2 / 2)
杨逍为了分散独孤信的注意力,便插话道:“我好像听程英姑姑说过,岳王爷的威名,让敌人都不得不服。金人那个章宗皇帝还说过这么一句话:‘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独孤信道:“可不是嘛!虽然高宗皇帝在位时,岳王爷遇害。可是孝宗皇帝还是为岳王爷平反了。我记得他也为岳王爷说过一句公道话:‘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不仅是宋孝宗赵昚,大宋朝最有名的丞相文天祥也对岳王爷赞叹不已:‘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杨逍道:“史书对于岳王爷也多是溢美之词。《湖北转运司立庙牒》记载的是民间对于岳王爷的崇拜与祭祀:‘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而《忠愍谥议》则说的是岳王爷的功劳:‘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
独孤信道抚膝长叹道:“自大汉高祖立国以后,像韩信、彭越、周勃、灌婴等人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武穆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千年以降,未尝见其有文章传世。岳武穆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武穆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武穆与秦桧势不两立,使武穆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秦桧得志,则武穆有死而已。昔刘宋擅杀大将檀道济,道济下狱时,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皇帝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岳王爷,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杨逍接着说道:“宋太祖赵匡胤在宋朝皇宫内皇家祭祖的地方摆了有那么一块誓碑,誓碑上刻的有几条誓言,内容很让人钦佩,也一直是宋太祖赵匡胤仁义之君的代表证据,几乎已经成为真相,誓碑上面的内容主要有三条:‘一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那为什么还要杀岳王爷,整个大宋王朝三百多年,就岳王爷最冤!”
独孤信突然站起来道:“宋仁宗时,皇帝想杀放纵盗贼横行的高邮知军姚仲约,范仲淹带头出来抵制,而且他也很明确地表示出担心,担心皇帝开了杀戒的话,以后士大夫的日子就没法过了,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且吾与公在此,同僚之间,同心者有几?虽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轻导人主以诛戮臣下,它日手滑,虽吾辈亦未敢自保也。’结果那个康王赵构在当了皇帝之后,为了巩固权位,也真是不择手段。他在皇帝任上是杀过不少大臣的,有张邦昌这样的当过金国傀儡皇帝的叛徒,也有欧阳澈这样伏阙上书的主战派平民,还有陈东这样的太学生。但是曾担任过枢密副使的岳王爷,这样的人可是国家的股肱之臣,赵构眼都不眨就给杀了。在他看来,杀陈东和岳王爷都是纯粹的政治杀害,那么他对其他官员的态度可想而知。”
杨逍道:“是啊!就算是甘愿给高宗赵构当走后的秦桧,下场也不会太好,因为赵构就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
独孤信道:“此言非虚,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重,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为了让秦桧的下场不那么惨,便加紧策划让其子秦熺继丞相位。秦熺凭借秦桧的权势,先成为科举榜眼,接着一路高升,六年之间就官至枢密院事,地位仅次于秦桧。高宗之所以容忍秦桧,是因为他还有利用的价值,如今秦桧将死,高宗当然不愿意看到另一个权相来威胁自己。十月,高宗亲临秦府探病,病榻旁的秦熺迫不及待地问:‘由谁代任宰相之职?”高宗冷冷地答道:“这件事不是你应该问的!’这等于明确拒绝了秦熺继承相位的要求,秦桧父子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次日,秦桧、其子秦熺、其孙秦埙和秦堪被一起免官。得知高宗的旨意,秦桧当夜一命呜呼。”
杨逍道:“秦桧死了七年以后,高宗赵构以‘倦勤’为由,禅位于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宋孝宗继位以后,力图振兴,屡次北伐,有抗金理想和行动的宋孝宗,在宋高宗还未去世就为岳王爷平了反,可谓是大快人心。”
独孤信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六十六岁的秦桧,在宰相任上因病去世,荣贵一生。秦桧生病期间,宋高宗多次到秦桧位于临安望仙桥附近的宰相府,亲自看望秦桧,嘘寒问暖,极度关心。秦桧去世后,高宗赵构赠秦桧‘申王’,谥号‘忠献’。《谥法》说:‘危身奉上曰忠,知质有圣曰献’。从太祖立国到秦桧去世的时候止,两宋两百年间谥号为‘忠献’的仅有三人,分别是赵普、韩琦和张浚,从这个方面看,秦桧也是极度宠幸。高宗赵构还亲自为秦桧的坟墓题写神道碑额,题字为:‘决策元功,精忠全德’,把秦桧当作大功臣、大忠臣表彰。对于秦桧这个在投降上为人所诅咒的人来说,真可谓生受宠幸,死备哀荣。同时,秦桧在朝廷和皇帝高宗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和分量之重,由此可见一斑。在秦桧死后的几十年间,虽然朝野上下对于秦桧生前的政策和作为,有过一些争议,不过,大宋朝廷却从未明文否定高宗赵构对秦桧的评价。就连为岳王爷平反的孝宗皇帝,对秦桧的评论也没有作颠覆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