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佛坐山前看沧桑(2 / 2)
石猛道:“咱们三个人在台阶之上观赏大佛时,刚好与其面容持平,从这里和大佛来个侧脸对视。我在注视着大佛的一霎那,心里真的能感受到一丝宁静。不管这是因为佛像的神态,还是因为佛的牵引,都感觉到特别神奇。在这浮世之中,人心不住的挣扎,仿若在茫茫大海想抓住一颗续命稻草,而佛的存在点燃了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托衬着迷惘的人群,像灯塔一般,指引人们到达彼岸!”
三个人慢慢地下了山,眼看天色已经黑了,几个人忙活了一天,也没吃什么东西。可能在凌云寺里见到佛像时,出于对佛的敬重,不觉得腹中饥饿。
此时此刻三个人饥肠辘辘,都后悔早上出发前没吃一顿饱饭。这一个白天就忙着赶路与游览了,竟然没想到停下来吃点东西。饥饿的时候千万不能心急,越急越觉得饥饿难当。
恰好街边有个面馆还没打烊,他们三个饿虎扑食般地飞奔而去,一个人吃了两碗打卤面才把那个饥饿感给压了下去。
石猛打着饱嗝道:“实在对不起二位贤弟,愚兄今天糊涂了,只顾得自己转了个高兴,看了个痛快,说了个得劲,却把你们两个给忽视了。以前愚兄遇难的时候,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对于忍饥挨饿这种事,那可以说是习以为常了。让你们两位跟着愚兄遭这个罪,实在是不应该啊!”
独孤信赶紧说道:“石大哥言重了,任何人在佛面前都不会轻易提及个人的口腹之欲,虔诚的人才能在佛面前说话,而且所求之事才能应验,所谓‘心诚则灵’。虽然耽误了一顿饭,可是得到了与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这不是是什么损失,而是天下难得的幸事。”
这一次杨逍对独孤信的说法是十分佩服的,他赶紧补充道:“石大哥有所不知,我对于信儿哥哥有时候是不服,更多的是不忿,不过这一次,是心服口服的。以往的他总是一板一眼的,我能想到的他能想到,我想不到的他也能想到,看起来我们差不多,可是每每比较下来,总是感觉有着天渊之别。不过对于佛祖,我们的态度是一致的。礼佛敬神是世间所有人共同持有的态度。”
石猛一看这两个人十分聪明伶俐,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心中也甚是欢喜。可是三个人中他最最为年长,却要两个孩子替他说话,为他开脱,心中颇觉尴尬。
石猛道:“二位贤弟乃机敏非常之人,愚兄有幸结识,实是三生有幸。以后的路上,还需要互相扶持啊。”独孤信道:“大哥千万不要这么说,我们两个何德何能,怎么担得起这样的话?”
石猛道:“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人行走江湖,都不能缺了朋友。狐朋狗友要不得,可是共过患难的、说话投机的朋友还是多多益善的。你们也就不要太妄自菲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