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战友结婚(2 / 2)
郑亮父亲说:“你们都快到屋里坐吧!”
.
那是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初的一天。
“乒!乓!乒!乓!乒乒乓乓!”
“噼!啪!啪!噼噼啪啪!”
一阵阵带着喜气的高升鞭炮声中,迎亲的车队开了过来。
迎亲的队伍是六台手扶拖拉机,第一台手扶拖拉机被当做婚车,车上坐的是新娘新郎,和一对小伴娘伴郎。
一摞新被褥还有一些盆啊包的,后面车上坐的是新娘那边来随礼的亲属。
喜庆的鞭炮声响过之后,新郎先下了车,然后接抱过了新娘,一对小伴郎伴娘在其他的人接抱中也跑了下来。
随后人们抱被褥的抱被褥,拿包的拿盆的,抱镜子的,大家都纷纷抢着,为的是粘点喜气。
新媳妇刚一进门,一个铺盖子就下来了,可谁知这一扣不要紧,愣是把人家新娘给扣出了眼泪。
热闹的人们七言八语的说:“把人家筘的都掉眼泪了!”
“你懂啥,那是激动的呗!”
“这么俊的媳妇啊!”
“这回是一辈子都没跑儿了!”
“人家老郑家就是有福气!”
大伙一边说着一边纷纷的跑过来嬉闹的逗着新娘。
郑亮和家里人,还有新娘那边的亲属都在担心的护着,但他心里都是甜滋滋的。
大伙还在这个也往上涌那个也往前挤的逗着新娘,郑亮的大姐和郑丽,新娘苗丽丽的姐姐苗秀秀更是在护着妹妹。
郑亮也在护着。
苗丽丽说:“衣服都给整埋汰了。”
旁边的小伴郎小欢和跟他差不多一般大的小伴娘,只见她仰着小脸说:“没事,让我舅给你洗!”
小欢也仰起了小脸说:“大妗子别哭了,我俩都不哭,你就更不能哭了!”
穿着一身好看红色新衣服的新娘,听俩孩子这一说,看看郑亮,不由得“噗嗤儿”一下含泪笑了。
在那时候的农村,还都没有时兴婚纱,也没有典礼。随后,大伙一边逗着,挤着拥着的把新娘迎进了新房。
稍过了有一会,值宾的吩咐把一直放着喜庆迎亲曲的喇叭关了。
这就是说,新娘到了,一会大伙就要喝喜酒了。
果然又过了一会,那值宾的走过来对大伙说:“这回咱大伙都找自己的地方,娘家客人就都坐在新房里,外村的客人和老东儿家里的且都去那边的两间,咱家儿人都在对门儿和两借壁儿!都自个找好自个的地方啊!十个人一桌(十个人一桌,寓意十全十美)!咱一会马上就要开饭,喝喜酒了!”
这时候,热热闹闹来贺喜的人们,三三两两的都按照值宾说的那样,各自去找自己的位置,有的早已经坐好了。
不一会,就开始上菜,紧接着又没一会,大伙就开始吃菜的吃菜,喝酒的喝酒,并且说着昌黎人特有的好听的家乡话,至始至终都带着乡村里朴实的欢声笑语。
这时,新娘新郎在跟着父母挨桌的给大家过来敬酒。旁边还有一个拍照片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时兴录像),据说是郑丽一个同学的姐。
郑亮父亲给儿子儿媳,这个叫三爷,那个叫大伯,这个是大哥,那个辈儿小,你们管他叫侄儿的介绍着,然后又一边说:“今个忒感谢大伙都来给我儿子捧场!咱都是家人,我也不会说啥,咱大伙都多喝点,多吃点!”
郑亮在笑着:“非常感谢大伙来给我贺喜!我也就不说啥了,咱都多吃点,多喝点!”新娘也微微笑着,大伙都纷纷高兴的举起杯来…
郑丽同学的姐姐在照相,咔咔的摁着快门...
这边桌上,大多都是郑亮的亲戚,沈正雄,安志强和严树仁也都坐在这里。
已经见过了几回面的大姐夫,给大伙相互的做着介绍,大家一边吃一边喝的一边说着话。
郑亮和他媳妇苗丽丽走了过来。
郑亮父亲说:“咱就啥也不说了,更都是家儿人!”然后一一给新娘做了介绍。
郑亮对苗丽丽说:“这是正雄,这是志强!这是你咱大姑家树仁大哥!”
“大哥,你们都多吃点!”苗丽丽挨个的看了看他们说。
郑亮和正雄,志强也热情的打过招呼,然后又和树仁问候着说了两句啥。
郑亮父亲说:“大侄儿,你们都多喝点啊,多吃点!”
沈正雄说:“嗯!大伯放心吧,少吃不了!“
安志强也在笑着,说:“今天都少吃少喝不了啊,大伯你就放心吧!”郑亮又冲着他俩笑着。问沈正雄说:“咋?你今天也喝酒了?”
沈正雄笑着点点头说:”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破例了!“郑亮高兴的给他竖了个大拇指。苗丽丽看看沈正雄,又看看安志强,微微一笑。
安志强说:“以前在部队时看过照片,原来人比照片还好,来,咱俩喝个交杯酒!”说着就走了过来。苗丽丽有些扭捏的似想要躲,安志强早用一只手把她揽了过来,大家不由得一阵鼓掌和笑声,看他们喝着交杯酒。
这时,郑丽也过来了,她先看了看沈正雄,对偏胖的那个小伙子说,“胖哥,你能喝,多喝点!”
胖哥说:“你是想让我喝醉了吧!”
郑丽笑着,然后对沈正雄说:“哎?哥,你今天咋也喝酒了?你不会喝就少喝点!”
沈正雄笑笑说:“没事!”
胖哥说:“呦呵!这也忒有点有偏有向了吧?让我多喝,让他少喝,这咋回事?”
大姐夫说:”咋回事?谁让你长的胖了!“
大伙都笑了。
沈正雄虽然平时不喝酒,但今天也喝了大概有二三两。
吃着饭,喝着酒,大伙都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说着话。
.
那还是昨天吹门的时候,沈正雄最终还是被一家人留了下来。
“多亏来前跟母亲说了。”沈正雄当时在心里说。
当时客人们都走了,到了晚上临睡觉的时候,他出去解手回来,在正走到接近郑亮父母窗前的时候,竟意外听到里面在说他的名字。
沈正雄不由稍稍的慢了几步。郑丽母亲说:“你对正雄,我和你爸也都看出来了,可你哥说过他家的条件…再说你还小,他比你也大忒多啊!”
郑亮父亲:“正雄这孩子可的确是不错。闺女,但这不是小事,你要考虑好。”
.
正想着,沈正雄忽然听到喜庆的喇叭声又响了起来。
这时,娘家且(昌黎方言,且,指亲戚或者朋友,客人的意思)们正从新房里面已经在往外面走。
沈正雄知道这是吃完了婚宴,娘家客人都要走了。而这喇叭声,正是欢送娘家人的曲子。
娘家的客人们纷纷走了出来,有的又坐上了手扶拖拉机,也有不少骑自行车的。
郑亮父母,大姐大姐夫还有其他那么多的亲属都在门口欢送着,大伙热热情情的说着告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