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庄稼院的孩子(2 / 2)
”那我不乐还哭呗?“尤厚德说。
”看你那样吧,那不得花钱补啊!“周田香说。
”妈,不怕,我这就长大了,我去挣!“尤启骏说。
”妈,我也长大了,我也挣!“尤启慧说。
周田香听了说:”你们就会都向着他说。“
“我爸那不也是怕你累的慌嘛!”尤奇骏说。
“妈,我向着你!”这时候启慧也跑到母亲跟前说。
尤厚德听了不由的笑着的点着启慧说:“好啊,当叛徒。”
尤启慧听了,把小脑袋往母亲的身上一靠,一双可爱的小眼睛往上一翻的说:“嗯,就当!”
正雄姥姥听了和自己的闺女姑爷,还有沈正雄一起笑着,并且对她也是分外喜欢的尤启骏和尤启慧说:“快长大吧,长大了考上大学,好给你爸妈挣钱买个好车。”
“那是一定!”尤启骏说。
“我,还有我,我也要考上大学,给我爸妈挣钱,买个忒好忒好的车!”尤启慧说。
看着两个跟他们累了一天的两个孩子,周田香眨了眨眼睛。
“妈,我去买肉吧?”尤启骏说。
“你别去了,歇会吧,妈去买。“周田香说。
”妈你歇会,还是我去吧!“尤启骏说。
”谁都别去买了,大哥拿八带来了,咱炖八带吧!“沈正雄说。
“咋又拿来这多干啥啊!”周田香说。
”多啥,这才几个啊!“沈正雄说。
”咋还这才几个?你数数,能数过来那些黄瓜就都给你!“尤厚德说。
”还省了卖了呗?“周田香说。
”我可拿不了!“沈正雄说。
正雄姥姥看着自己的外甥笑着,老姨老姨夫和两个孩子也都乐了。
”大哥,没事,我帮你拿!“尤奇骏带着他那张俊气的小脸说。
“那我也去买块肉吧,肉炖八带香。”尤厚德笑着说。
“对,那你去买吧!”周田香听了是那样一种高兴的心情对他说。
“妈,让我爸歇会,我去买!”尤启骏还是争着的说。
“启骏,咱哥俩去!”沈正雄说。
“骑摩托去?”尤启骏说。
“对啊!”沈正雄说。
“哥,那我也去!”尤启慧说。
“别跟着捣乱了,驮俩人有危险。正雄,就让启骏自个去吧,你多跟你姥姥和老姨呆会。”周田香对沈正雄说。
“对,大哥,你多和我妈咱姥姥呆会吧,我一会就回来!”尤启骏说。
.
那时候北京和厂子里的买卖一直都好,买卖好,方方面面就也觉得顺溜。
杨树花和常达美两个媳妇带着他们各自的孩子,当时租住在草桥的一个农家小院里。
沈正雄和沈正国,一个在北京~昌黎,昌黎~北京,或者各地的跑,进货送货,一个专管送货。
哥几个来回的相互协调,一直都非常默契。
由于整个的买卖始终都是主张薄利多销,而那时候的薄利其实并不薄。买卖做的好,几乎沿海各地都有联系。再加上老家又有货源,而且他们本身又有自己的水产加工厂,所以在价格上就很有优势。
卖货的时候,根据客户买货量的多少,他们一般都是把几块或者十几二十几块的零头抹去不要。
而对于有外省市或者当地机关厂矿来的客户成吨成车走的,几十甚至一两百的零头也会抹掉不计。
由于他们会来事,买卖做的活,所以何处的客户很多。虽然那时候还是属于低价格销售,而利润却普遍还都是很高的,基本都在百分之十五甚至到三十。
大概也正是由于他们不仅卖货的价格低,而且在销售上也比较灵活,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打开了局面。
一般来说,大凡都是同样的买***较畅销的品种多,别处没有的你这有,而且价格又低,就往往会是一个优势。而再加上卖货的时候既灵活又待人热情和蔼,平易近人,往往就会口碑相传。
不管是多大,怎样的买卖,如果你没有什么背景,大多也都是靠一点一滴做起来的。
慢慢这样一来二去的,沈正雄他们哥几个开设的摊位前客户就越来越多。
一连几年,沈正雄他们哥几个家里外边的买卖,都可说是做的风生水起。
但有一点,就是那时候人们大多都是赊账,往宾馆酒店送货的那些小贩也大多都是全国各地哪的都有,而且相互并不认识。
但当时,有的虽然甚至都不认识,但欠帐不还的还是很少。
那时候总的说来,生意还是很好做的。
但是慢慢时间长了,到后来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大多也都变得熟识了,而老家详细是哪的,甚至住在北京啥地方也都知不道。而且流动性也比较大。有的人慢慢的就有拖欠。再后来对于赊出去的账是不是都能收回来,就开始多多少少的有些未知。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也总有赊出去的账收不回来的情况,甚至连人都找不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那还是刚开始到北京的时候,杨树花一路上看哪似乎都觉得很新鲜,总是不由的看这又看那的。而沈正雄却时不时的看看儿子。
心想,往后除了偶尔需要到外地去进货,大多时候都能看见自己的宝贝儿子,就不由的越想越高兴。
一年又一年,沈勇一点点的逐渐在长大。
而沈正雄每当看见儿子的时候,眼睛都是笑的。
他给儿子买来了各种童装和鞋帽,那么大点的儿子穿在身上,虽然满脸都是稚嫩的童颜,却显得是那样小帅而又英俊,沈正雄就越看越发觉得幸福而又自豪,心中都是喜悦。
大概是一九九五年前后,政府下达了关于禁止利用公款进行大吃大喝的有关规定。
生意多多少少的开始受到影响。
慢慢的再往后,他们哥几个关于买买上的事情也变得多了起来...
弟弟们开始在时不时的跟他反映,“大哥,挣的钱好像有哪不对吧?“
”嫂子是不是记错账了?“
“大哥,这可忒有一段时间了。”
其实对于这一点,沈正雄也早已有所察觉,而且不止一次的跟杨树花说过。后来还为这事吵过架。
“你咋能这样?哪回一差都是好几千,这回咋又差了呢!”沈正雄说。
但杨树花却感到很委屈:“我咋样了?钱都是你们花,账是我记的不假,但差哪了我咋就知不道呢?”
”你管账,进货卖货回来,钱不都是全交给你吗?“沈正雄说。
第一回两回的时候,沈正雄也以为那准是宛在哪了,差的钱不定从账面上的哪个地方也就会找出来了。但以后慢慢的随着时间,差的钱不但没有找回来,反而次数还增多了,这样一来沈正雄就觉得不对劲了,而他的三弟沈正国也已经有了察觉。
一天,他对她说:“树花,你这是咋地了?以前的没找出来,咋还总差,而且一差还都上万了,你赶紧好好找一找,别让兄弟和兄弟媳妇他们又说出咱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