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恰同学少年 第九十六节 字里行间(1 / 2)
“有多大把握?”坐在沙发里的沈子烈眼中仿佛跳跃着一抹火焰.直视着陆为民的眼睛。
“不太好说.果酱果粉项目成功机率比较大.我接触过投资方.香港人.实际上是宝安那边偷渡过去的大陆人.现在在香港从事食品贸易的流通商.有转口销售的渠道.觉得现在国内政策对外资相当优厚.加上他和我的那个同学有些亲戚关系.所以才有这个意思.投资规模两百到三百万元.他好像联系了两套意大利的二手加工设备.原来是打算将工厂设在岭南那边.但是觉得原材料运输费用太高.所以一直没有敲定.我那个同学知晓了我们这边情况之后就把这个项目介绍给了我。”
陆为民对于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从来都保留几分态度.尤其是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在等着看沈子烈的笑话.自己就更需要谨慎了。
“两三百万元的投资.在我们这边也算很可观了.咱们县里至今尚未有一个上百万的投资项目来落户.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敲定.也算是我们南潭招商引资打响的第一炮.为民.这件事情你务必落实下来.港资企业能够落户我们南潭.也证明了我们南潭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证明了我们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其政治意义也不同凡响。”沈子烈吸了一口气.相当兴奋。
陆为民思索了一下这才又道:“县长.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县里基础设施太过落后.这个工业开发区规划也只还停留在纸面上.我的想法是如果这个项目真的能够敲定.我们可以借此契机推进开发区的建设.真正把开发区建立起来.这样依托开发区建设更进一步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中央迟早会对目前混沌不清的局面有一个说法.不会超过一年.而这一年对于我们南潭至关重要.真正当局面明朗之后.我们南潭再要想和其他地方竞争.那就很难了。”
沈子烈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走了两圈。
他已经明白了陆为民的想法.开发区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下去.而这一次的招商引资也算是一个引火线.就是要让开发区建设规划光明正大的推出来.同时让这些项目进入开发区.相得益彰.只不过这是一柄双刃剑.其杀伤力甚至有可能反噬自己。
抵御和平演变.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这两个调子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拔得很高.但是落实在地方上的具体事务中.这些调子就低了下来.尤其是在经济工作中.虽然有人不断利用这一点来发起攻击.但是舆论上的风风雨雨难以对实质性的工作产生太大影响.更何况陆为民在这方面把关更严格。
“为民.我考虑了一下.也许是该下决心的时候了.我打算就这件事情去和安书记商量了一下.尽快推动开发区建设工程.不过我觉得你们可能还要对开发区筹建工作提出更详细更周密的计划来.只有那样才能真正说服大多数人赞同这一点。”沈子烈终于下了决心。
“县长.其实我觉得在我们县一级基层不必太过考虑高层的考量.从中央到省再到市县这一级.政策也好.精神也好.贯彻下来都还有一个过程.我们只需要明白我们所作的并非什么大逆不道的就行了.事实上在89年之前我们各地也是在推进这些.只不过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影响了我们发展进程.但是您可能也知道.直到现在中央依然还是强调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以来确定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