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洞庭季语 > 第121章 誉满江南

第121章 誉满江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美人如花入君怀  奋斗在美漫世界  农门悍妻:状元夫君宠不停  苏沫儿的重生记事  谍影  真真捡到个宝  重生药香嫡女,哥哥们跪求我回家  第七大陆  农女二丫不好惹  歌声与微笑 

早在明朝朱元璋在位时,人们每年在清明节都会把这个作为贡品进贡,从此逐渐形成了采集野生藜蒿为食的习惯。渐渐地,藜蒿成为野蔬上品。

藜蒿炒腊肉,更是一道湖区人家的家常野菜,享有“登盘香脆嫩,风味冠春蔬”的美誉。

“藜蒿炒腊肉肯定得尝一尝,虽然这个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但我们湖区这边的人都爱吃,算是特色,”林新雁说起这个,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把藜蒿去根之后的嫩茎切成半寸长一段,再把腊肉切成丝,外加一些葱段,炒腊肉之后再加入藜蒿和葱……”

腊肉金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醇香柔润,有一股特别的香味。

“另外,藜蒿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草部》记载,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轻身,耳聪目明,还能防衰老。”蒋菱笑一笑,“中医还觉得能清热、利湿、杀虫呢。”

洞庭湖的特产也不止这两样。

汉寿县有3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史,是地肥水美的鱼米之乡。汉寿玉臂藕,藕汁脆嫩、口感香甜、无丝少渣,在古代就被选为贡品。

1938年,着名作家郁达夫为避战难,从汉口辗转来到汉寿县城,有一天,他应汉寿籍文化名人易君左的邀请,同游县城西郊的花姑堤,正在欣赏风景的时候,郁达夫突然盯着几十步之外的数十亩水面看,那里几个藕农正打着赤膊在水中采收,还有两个少女正在收拢出泥的藕,放在旁边的水塘里清洗。

水波荡漾中,藕节也洁白,手臂也洁白,分不清哪里是藕,哪里是手了。

易君左见了,就和郁达夫介绍说:“那就是形同少女手臂的‘玉臂藕’,我家乡汉寿的特产,过去是朝廷贡品!”

几天之后,郁达夫和易君左再次路过花姑堤,见到堤上藕田遍布,荷香四溢,堤北湖水渔舟,白鹭贴波腾飞,两人诗情涌动,即兴联句唱和起来。

“西竹山前白鹭飞,花姑堤下藕田肥。

柳荫闲系瓜皮艇,茅舍新开杉木扉。”

但是在巴陵这边,是以藕尖为主,清炒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说起美食来,当然也少不掉“水中瑰宝”——临澧黄花鱼。

临澧地处湘西北,境内有澧水流经。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地域特征明显、品质独特的临澧黄花鱼。

临澧黄花鱼体态匀称,头小肉多,色泽黄艳,具有肉质细嫩、清香味美、营养丰富的特征,林新雁最爱吃黄花鱼了,每周食堂里做黄花鱼的几天,她都跑得特别快。

点了四道菜之后,林新雁还特意又要了一份甜酒:“这你们可得尝尝看。”

紧靠洞庭湖东畔的汨罗市长乐镇,东倚智峰山,南邻汨水,人杰地灵、物产丰富,长乐甜酒就是在这块神奇土地上酝酿的珍馐,营养丰富,口感醇甜,酒香百年人。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经过长乐,闻甜酒香而试之,满口生津,御赐“长乐甜酒”牌匾,长乐甜酒因此得名,誉满江南。

qqxsnew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悍妇娇夫 末世大佬的七零日常 千年缘:boss心尖宠 变成大熊猫后:又是出逃的一天 女穿男:我在任务世界躺赢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奔小康! 七零历劫:狠戾军痞偏执宠 四合院:开局贾张氏跟我道歉 影后和大佬的恋爱曝光了 嗜血魔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