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我去!(2 / 2)
截住河道两端,排干相应河道之中的河水,露出河床之后派人下去,就一个字,挖!
挖淤泥,挖杂物……挖够了尺寸,再放开两端的截流。
这就是疏浚清淤。
不过呢,这样的工程,有个特点——这活只能是旱季干,要是等到雨季,下一场雨,全完,淤泥一泡水,挖都挖不起来……
谢直想了想,试探着问道:“这么说,通济渠的疏浚工程,好像不大顺利……?”
罗县令一声冷笑。
“不大顺利?大不顺利才对!
通济渠多长?三十里!
就凭着我河南、洛阳两县的民壮,这得挖到什么时候!
梁主薄到了现场,足足一个多月没回家,足足瘦了十多斤啊,这才是勉勉强强完成了一半而已……
就这样,工部、河南府两级督导还在全力催促,他们也不想想,要是能干完,谁还想拖着不成!?”
谢直听了,若有所思地问道:“这么说,是没人啊……”
罗县令一声长叹。
“不错,正是没人所致!
我河南一县青壮,开元二十三年的‘庸’(唐朝劳役,也是税收的一部分,二十天,白干),已然全部都消耗在了通济渠的疏浚之上,这才勉强完成了一半,罗某真不知道剩下的一半,又该如何?
朝廷可是有规定,租庸调三项赋税,庸便是劳役,只能用人二十天,有事可以加劳役,加十五天,免调,加三十天,租调全免,无论如何,也不能劳役超过五十天!
这样算来,我河南一县的青壮,已然在疏浚现场劳役了三十五天,还有半个月时间,就要到五十天的期限了!
到时候要是干不完,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
谢直一听,也替罗县令愁的慌,三十五天,干了一半,剩下一半,最多还能用人十五天,剩下的二十天的活,谁干啊?
“我去!”
罗县令一句话就把谢直给惊着了。
“如今疏浚通济渠,乃是我河南县最为重要的任务,无论如何,也要干完!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罗某就不信我堂堂河南县,拿不下通济渠的疏浚!
如今就是这个情况,与其在县衙坐困愁城,不如身体力行!
罗某今年四十有三,却也是穷苦人出身!未曾得中进士之前,也曾在老家务农,即便这些年为官,却也没有忘却自家的根本!
不就是疏浚清淤吗!?河南县青壮做的,我罗某人又有什么做不得的!?
说不得别的,真要是完成不了疏浚,罗某不才,要带着河南县上下人等,一同下河清淤!”
谢直当时就震惊了,这哥们的责任心这么重呢?没看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