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台湾都督府(1 / 2)
听到魏希孟说要重新给定义都督这个名词,黄立极等文官心里就是一阵的吐槽,心说一个名词的定义那是经过千百年来的语言习惯,或者说这个定义人有巨大的威望,这才能定义一个名词,否则的话大家就不会接受。
但既然希孟说了要重新定义都督这个官职,他们也不能明着反对,毕竟谁都看出来了,希孟做为未来台湾的领袖那是没有异议的,那么在这个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上和他顶牛的话,那这个人的前途堪忧了。
而且阉党这些人和东林党的那些正人君子不同,他们大多不会选择用和皇帝顶牛的做法来获得声誉,他们更注重实效。因此,象给都督这个官职重新定义这样根本不关大家利益的事,他们虽然说在心里不是那么赞成,但也不会因此去反对。
说实话希孟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用这样一个明显有武官性质的的官职名字做为台湾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的名字,本身就说明了他是有向武将方面靠拢的意思,这对于这些在明朝后期文贵武贱的大背景成长起来的文官们来说的确是不太容易接受。
希孟之所以把它提出来,一个就是前面所说的原因,为了以后拉拢海盗;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想看看这些阉党的文官的成色如何。
在他看来,如果连这个问题都反对的人,那就是一个眼界和心胸都不怎么样的人,像这样的人能力也不会怎么样?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家现在都是从大明逃到台湾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说怎么面对泰西人这样的问题,仅仅就海盗和大明官军这两个随时大家都要面对的对手都不是那么对付的。
处在这种环境下,还要抱着以文御武这样一个原来文人们为了打压武将而形成的规矩的人,心胸首先就很狭窄,而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一旦身处高位,其危害比一个平庸的官员更大。甚至说,这样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对手的帮助。在这方面崇祯皇帝更是其中的代表。
其次,这样死板教条的抱着文贵武贱传统的人,更不是一个灵活的人,而且他的认识本来就有问题。而一个连环境变了,自己就要变来更好的适应环境这样简单实用的问题都搞不清楚的官员,首先他的脑子就不太聪明,一个脑瓜不灵活的人,只能做一个腐儒,而不能成为官员。
毕竟官员是要做事的,而做事就是要根据所遇到的情况来灵活的应对,这种素质是那些腐儒们所不具备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很聪明,也能清楚的认识这些问题,但他就是要拿着以文御武的传统来说事,那就说明这个人居心不良,要么是别的势力派过来的奸细,要么就是不能看到自己这些人好过。
如果说,对于腐儒那样的人,希孟的做法是弃之不用的话,那对于这样的人,他就要采到措施来对付了。而在现在的台湾,为了应付那么多的事,他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应对这样的人,那办法就简单了,要么是把他们全家都赶出台湾,要么就是让这个人死去。
好在阉党的这些文官都是注重实务的人,尽管可能他们在心里有些不那么高兴,但在希孟解释后,黄立极等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都都表示了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