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登基4(2 / 2)
雪……写雪的,她想了又想,遥知不是雪,哦那是写梅花的。疑是地上霜……嗯,是写月亮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万一这里没有西岭怎么解释?她越想越烦躁,一定要争取不上课!
半个时辰对于月纱来说特别难熬。终于她选了一首简单的。
“你们谁先来?”半个时辰到了,李先生发问的时候慈祥地看着秀言,显然是希望秀言第一个朗诵。
“先生,可以让我先念吗?不然我怕她们念完了我就不好意思念了。请允许我抛砖引玉吧。”月纱奋勇地举起小手理直气壮地说。
李先生眉毛一扬,他不知道秦月纱的深浅,但是方才上课时他没有遗漏对方似梦非梦的表情,恐怕真是抛砖引玉的,“行,那你先来吧。”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刚念第一句,旁边的姑娘们都忍不住笑起来。秀语低下头小声调笑道:“该不会要数到十万八千片去吧?”
月纱装模作样地红了脸,不好意思地继续念道:“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李先生又复读了一遍,越是品味越觉得有意境。用词简单清爽,句句不提雪,像是一首谜语。然而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勾勒出雪花一片一片飞落,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景象,还有一片梅花传来阵阵幽香。特别是由月纱脆生生念出来,感觉其中还带有几分俏皮的童趣。李先生摇头晃脑一阵,情不自禁感叹道:“好诗。”
秀语不服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堆积出来的就能叫做好诗?她站起身,“先生下一个我来念吧。”
李先生还沉浸在秀语鄙视的一片两片里,敷衍地点头,“你念吧。”
“白雪飘满天,宛如天上仙。天地共一色,万物待春天。”
秀语的诗说是咏雪,更像是咏冬,前一句意境不错,但后一句衔接略显突兀,分开成两首诗也是可以的。
李先生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用天字贯穿全诗,是为巧思。不过前句咏雪,后句咏冬,切题不够。已经不错了,但是还可以更好。”
没有得到先生的称赞,秀语偷偷瞥了一眼秦月纱,见她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又怨道,什么一片两片,明明就是不会写诗的人凑字数用的,亏先生还叫好。
李先生不理睬秀语撅起的嘴,转向秀文,“秀文让大家听听你的诗作吧。”
秀文看起来十分害羞,扭捏了一阵才站起身来。她的音量很小,几人不得不屏气凝神地听。“丁零随风飘,单纯没烦恼。我愿做雪花,尘世间逍遥。”
李先生听清楚后忍不住笑了起来,问道:“秀文,你有什么烦恼?”
在他看来十三四岁的女孩儿哪里来的烦恼,难道是今天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不过“尘世间逍遥”这一句不像是安安静静会害羞的秀文写出来的,倒像秀语凡事直来直往的风格。
“秀意,你呢?”李先生将目光转向最边上的秀意。看来是准备让秀言压轴。
“那我就献丑了。”秀意慢慢站起身来,拿起自己的诗作,一字一句念道:“轻盈随风舞,冰冷寒刺骨。洁白不染尘,遇暖化泪珠。”
这首诗听起来也挺像谜语的。描写了雪花的几个重要属性,或许还有一点秀意自身性格和形象的映射。
李先生对这首诗还是比较满意,但也不无遗憾地说:“可惜那句寒刺骨太凌厉了些,不符合前后字句的氛围基调,可以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描述。”
秀意柔柔地到了一声“是”,便坐下了。
秀语见秀意的诗似乎也没能赢过月纱的,只能把希望放在秀言身上。双眼炙热地看着她,“秀言姐,你快念你的吧!”
秀言笑笑,“妹妹们都做得如此好,我才真不好意思念了。”话是这么说,还是拿着宣纸站了起来,“拙作请先生指教:纯洁无暇似精灵,洋洋洒洒于天际。我言相思与雪知,无声化雨泪盈盈。”
这首诗很符合秀言的气质和她在月纱心中的形象。
李先生连连点头,“不错,借物抒情,能够半个时辰作出来这样的诗,秀言相当不错。”诗是不错,但李先生出于个人喜恶,不太欣赏小女儿家的心思。
五首诗当中他还是更喜欢月纱那首诗,认为其中暗藏的态度大气又坦荡。她虽然没有任何词语上的表露,但你就是能从字里行间中获得如此的感受。这当然都是李先生暗自揣测的,于月纱来说,郑板桥应当是那样的人吧,她不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