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仇怨(1 / 2)
老人姓木,单名一个丘字。只是年纪越大,尊位越高,人们常称之木丘老人。
木丘老人是此深山之中年纪最长的一位老人,经历了当地很多事情的发生和莫名的传说。他相信天地之间,冥冥之中,自有真神的存在,并且深深地悟解,唯有施善行善,天神才可以保佑。他在此地资历算是最深的,见识算是最多的,故而曾有不少人慕名找来。木丘老人手中所持的册子,记录了当地近百年来的变迁和传说。
王大石几人不由得又想起拐杖老,拐杖老是柳木儿做成的,与木丘老人的名字相似,都有一个“木”字,难免不让其遐想。
大福右和大福左记忆犹新,对那时的恐怖气息和所被受到的伤害心有悸栗,从此对老人有莫名的恐惧敢。
王大石倒是没有这么多的想法和杂念,这时他仔细看了看木丘老人,对大福右们说道:“既然当地的山民们都跑到这里寻找老人家,想必不会是假。哎,你们都放心好了,好人与坏人我们是有感知的。”
大福左一愣,连忙说道:“对呀,既然当地的山民来这里寻找这位木丘老人,说明在他们心目中就存在这位老人,若是柳木儿刻的,谁还会指名道姓地寻找他呢?”
听这话,大福右和风游僧豁然一恍,似有醒悟。
风游僧自嘲地笑了笑,兴艾一叹,道:“他娘的个嬉皮的!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
此时,木丘老人对着寻来的那群人说:“我呀,如今就是一块老朽的木头,没什么用处,没有什么能帮上手的,你们若是想从当地发生的事情去寻求线索,本人还是乐意去为你们讲述的!”
人群中有一位回道:“先谢老人家!能够找到您老,是咱们的荣幸。日后若是有需,还到这里拜访您!”
木丘老人点了点头,极是乐意帮助。
王大石对他们说道:“我们几人前去显通寺集会,然后会和行道中各门派前来探究土葬派幽梦之扰。你们不要害怕,群雄集会,人才济济,各有其长,到时候,一起破解这里头的灾难!”说到这里,接着,风游僧便把王大石曾经的“厉害”之处,和青石洼村求雨诛杀蜘蛛精的事情炫了一遍。这群人听了之后,心中直赞,答谢了一番,便回去了。
木丘老人送出两步,然后返回山洞前,哀哀一叹,沉静下来,一丝愁怨紧缩在眉头之间,好似打开了尘封已久的不堪一页。他翻开手中的册子,认真地看着。
老人家百岁高龄,实不该再思愁怨!
此时此景,两方之间存在隔阂,虽处一隅,形同陌路。毕竟是四人错怪在先,心中满是内疚。
大福右破开沉寂的场面,叹了一声,自哀自怨,说道:“唉,难得木丘老人有此一番热心肠,如果再不领收,真是觉得过意不去了!”他说完,别着眼睛向木丘老人看过去,可是木丘老人似如未闻,依然看着册子。
风游僧顺势而为,点了点头,说道:“是呀,可是咱们前车之鉴,也不能不防备呀,木丘老人也应该理解理解我们!”说完,等待木丘老人的回应,可是木丘老人仍未有任何动静。
王大石心中一直不爽,对大福右和风游僧说道:“刚开始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打招呼,因为咱们是到了人家的地盘,然而人家先招呼咱们,咱们却不理会。现在须得咱们的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了,让咱们也尝尝这等滋味!”大福左说道:“是呀,现在咱们后悔也没有用,再怪谁也没有用,当下形势,咱们得解冰。”
王大石说道:“那倒是可以,首先咱们先去道个歉,然后把误会详细说出来,想必木丘老人也会原谅咱们的。”
这般说着,王大石自主走出去,将要道歉。这时风游僧窜了出来,他是随和之人,也不管刚才的隔阂,跑到木丘老人跟前,偏是要品尝木丘老人酿的桑葚美酒。
木丘老人很是乐意,好似特意想展示自己的手艺,把册子收到怀中,赶紧跑到洞中给四人端过来一坛酒,每人都倒了一碗。
王大石一行四人看得明白,这是木丘老人宽怀,不跟计较,心中更加对木丘老人尊敬起来。
大福右想不出山洞中的孤寡老人能酿出什么美酒来,随便嚷了一句,闭上眼睛就把这碗酒当作水灌在肚中以解路途口干之渴,岂知道这酒刚到嘴中,香味和凉意便萦绕开来,久久不绝,独具风味,如此才真正可以称得上是佳酿。
桑葚酒漫溢着丝丝不绝的甘醇香甜之味,清醇悠久,徘徊不散,渐渐地沁入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大福右是一副油肠胃,好吃好喝,觉得美酒风味绝佳,忍不住又讨了一碗。这下,他懂得了什么叫做珍惜,更加小心翼翼,从大口猛灌改作慢慢地细品起来,品着,回味着,口中不停地赞美着桑葚酒之美,世间罕有。
木丘老人又从洞中端出一坛。
王大石四人品着醇酿,木丘老人看着他们愈发高兴,把厚厚的笔录册子再度翻了开来。
笔录的册子之中所描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蛇灵传说,是曾经发生在当地蛇灵伤害一户人家的事件,这事件惊世骇俗,关于它的传说是这样的……
——说在当地的一个村子里头,住着一位农民的孩子,因为家里头穷,孩子也没有入学堂,刚刚十六、七岁的年纪,就成为耕田种地的乡土人了……那是个深冬的季节,天寒地冻,寸草不生,孩子在田里刨地,没有刨地多久,从田埂的边上见到一条小蛇苗子。按照常理,蛇在冬天休眠,不出来活动,这条小蛇苗子应该处于休眠时刻,身躯幼小,显得很脆弱,似乎将要冻死。孩子当时没忍心把它打死,觉得好玩,就想把它带回家。
这孩子在身上摸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盛放的地方,他想了一个办法,随手掏出一根针把蛇头钉在田埂上,等干完农活,顺便把它带回去。
刨完地,天色稍晚,大孩子收拾回家去了,却忘记把那条蛇带回来,半路想起的时候再回去寻找,已不知那蛇跑了哪里去,连同被钉下的刺针一起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