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破而后立(1 / 2)
学校管理多年实行大班制。
学习评比和班级挂钩,纪律评比和班级挂钩,卫生评比和班级挂钩……一句话,班级就是学校的细胞。教室就是班级的本部,班级的载体。
学校实行选班制。
关键就是教室和班级分离。教室就是学习的场所,班级就是管理的基本群体。一个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一个教室学习。班级仍然是学习、纪律、卫生等进行评比的基本单位。
学生由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工作的场地由教室转移到了操场、会议室、阅览室等,就是方便集聚的场地。教室安排了教室长,由任课老师担任。
一位教师,最担心的就是他的教室没有了学生,也就是他的课没人去听。为了吸引学生,老师们把教室建成了花园,把课程进行精细安排,打造成学生知识和精神的殿堂。合用教室的几位教师,成了事业进步的合伙人、合作伙伴。
班主任成了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及时检查学习的情况。给学生提出关于课堂和教师的建议。
教导处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从入班学习学生人数和课堂抽考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对班级和班主任教学质量方面的管理,以学生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政教处对各班学生出勤情况和守纪情况进行统计评比。卫生方面,每个班级都划分了卫生区和教室,根据打扫和卫生保持情况进行评比。
“选班制”的推行,将竞争的概念摆在了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调动了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通过课堂性的提示性测验,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各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有利于选择更好的课堂。
考试从单一的文化测试功能,增加了情报和提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