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死结难解,也易解(1 / 2)
自从极左思潮开始,学校的办学经费就停了。学校的开支就得依靠大队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大队改成了村,公社改成了乡。随着分田到户,村里成了空壳子,基本的开支都难以维持,那里还顾得了学校?!
乡政府的开支捉襟见肘,也是难以维持。
经过乡***研究,决定征收村提留、乡提留,用来分别弥补村里、乡里的支出资金。为了解决望嵩二中的开支问题,对望嵩二中所辖七村村民,征收教育附加费,标准是每位村民每年每人一元钱。
这笔钱是村里收提留款的时候,搭车收上来的,学校要分别到七个村去取。由于各村没有企业,也没有商业,所以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学校这笔钱,就成了各村的香饽饽,啃不完也要能啃多少是多少,尽力地啃。
阿云了解到这种情况,先是将各村的主要干部请过来吃顿饭,目的就是建立良好的校村关系,以求得到各村对学校的支持,同时方便把钱提上来。
为了这笔款,阿云的挤出时间,隔三差五地往各村跑。一次没钱,再去,一般都要跑三五次才能要出来。
为了能够把钱要出来,阿云都是取个整数,零头就留给村里了。
还有一个难处,就是开具收款收据的事。有的村,没交足钱却还要求开足额的收据,没办法校内的账还是要按实际数额入账的,只好领导班子的人写个附注作为证明。
现实的社会就是这样,你不给他点好处,你就一点也得不到。于是人们就在道理和现实之间进行妥协。
一个村干部,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养一个人尚且不够,何况要养活全家?然而,每届村干部换届都要争得死去活来。为了拉选票,既要承诺给村里做出一些政绩,又要给群众现实的好处费,个中道理大家都明白。
地方乡镇干部那里会不懂,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个装的道貌岸然,私下里都是拨拉着算盘进行权与利的交易。
基层的群众们,用选票换到了一点的好处,激动不已,内心里发出了感叹,这样的选举一年一次多好!有所谓正义之士指责村民无知,为了蝇头小利,丧失了正义。可是,真正有才华的都去干自己的事业;真正有事业心的并不被村民和乡镇干部所看起,因为他们都不愿拿出好处,大家也得不到利益。现实中,谁愿意得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