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份巨大的利益(1 / 2)
长安城永远都是在流动着的。
大抵是这样,才会有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说法。等你到了明日,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长安每一天发生的事情,要是用文字记录的话,恐怕早已堆满了整座城。
醉天仙的三楼雅阁里,也有事情在发生。
袁淼有些懒散的坐在上首,微微的靠在罗圈椅上。
面前,老面孔房玄龄、程知节、长孙无忌都在,除此之外还有两位新面孔。
说是新面孔却也说不上,因为都是朝堂之上的熟人了。
只是,像现在这样的,能聚在一起的机会,却是要少的多了。
这二人不是旁人,正是李唐宗室的两位郡王。赵郡王李孝恭,略阳郡公李道宗。
这二位按照李唐的辈分来说,都是李渊的堂侄。也都是在李渊起兵之时,参与军中的。同时,在李唐征伐天下的过程中,也是创下了无数战绩战功!这两位,在宗室之中,可以算得上领军人物了!
“你能不能端庄些,再有两年也就要成年了。国朝县子,总是这样懒散着怎么行!”
长孙向来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品行的一个人,但同时也格外的要求旁人,也要同样的做到。尤其是天策府和秦王府一系的各家子弟,就被长孙无忌说过不少次。
听到这位发话了,袁淼总算是坐正了一些。
只是看着面前的几人,却是没打算先开口。
李孝恭比李道宗年长一些,为人也是格外的豪迈直爽,出了平日的生活作风比较奢靡一些,一切都符合一个好的将领、好的宗室的标准。
只见李孝恭打开话题:“某这般大的时候,也总是向着偷懒的!不过,今日我等聚在这里,却还是要说说这正事的。”
正事,自然是要说的。不然,谁没事做会跑到这里来。
难道还能是家中的丫鬟们不香了?
袁淼今日算是个提供场地的角色,但对今日要谈的事情,却也是大抵清楚的,毕竟算上来事情还是因为自己才起的。
果然,只见李孝恭接着说:“眼下延寿坊已经是一片白地,但朝廷总不能让一整座坊这样空着!重建自然是要提上朝廷的日程。其实按照往日的习惯,该是朝廷给予抚恤,然后让百姓在原址上重建。但这一次,也不知是谁,竟然提出由朝廷主导,而将整座延寿坊的重建交出去!”
说着,李孝恭的目光淡淡的在袁淼的脸上划过。
这样的想法,也只有这个不按常理出牌,又算的上科学一派宗师的年轻人才能提出来了。
“绝对不是我!”袁淼直言解释:“郡王也是知晓的,那份折子可是御史们送上去的!”
至于那御史为什么好好的要递上去这么一份折子,大概是因为他家的床板下面藏了太多东西,又不懂得掩饰吧……
信你个鬼!
在场的五人齐齐的翻了个白眼,只是也不说破。毕竟,大家往后还要靠这小子,才能得到那丰厚的利润。
醉天仙的产出,已经不能够支持整个袁氏的发展了,精炼食盐的分红虽然在不断的增长,但袁氏对各项的投资也在不断的增长。
所以,一项新的收入就摆在了袁氏的年度发展计划上。
而什么产业最能赚钱?
按照袁淼的记忆,毋庸置疑的房产便是首当其冲。
所以,一份关于朝廷整体打包灾后延寿坊,将土地售卖给个人,由个人重建延寿坊的事情,便在御史的折子上送到了李渊面前。
朝廷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将土地卖出去,从中还能得到一笔贩卖土地的钱。按照折子上说的,延寿坊被贩卖的同时,那些受灾的百姓必须要由购买人负责。而购买了延寿坊的人,能够得到的好处就是,重建后的延寿坊产生的所有价值,都将有此人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