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京戏之韵(2 / 2)
吃酒的酒字,要读成ziǔ,心肝肺的心要读成sīn之类的。
这些是尖团字的区分。
至于上口字,就是指一些朗朗上口的古音字,京戏中之所以一直采用,是因为这些字便于归韵,发音时口型也美。
最典型的要数逛大街的街,在京戏里往往要读成jiāi,药罐子的药读成yuò,白吃白喝的白和千百万的百要读成bó,日要读成riyi。。
这个目前我手上没有系统总结的典籍,没法一口气与你们说完。以后开始教唱词儿了,你们自己多留心记着便是。
你们中有谁是中州籍,会讲中州话的,站起来给大伙说两句?”
宋有贞洋洋洒洒举了几个例子,低头一扫,才发现除了喜宝之外,其余四人皆是一脸懵,完全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似的,他不禁又在心底感慨喜宝的好处,收徒的不易。
于是他摇摇头,又继续往下讲道:“不会讲也没关系,后面慢慢学,总能学会的。我接着往下讲,你们不懂的听仔细些。
都是京城地区的孩子,京音是什么,为师就不与你们讲了。
接下来讲讲湖广韵……”
宋有贞口中念念有词,一一给学生讲解,待讲完了湖广韵,宋有贞又犯了要找人提问祖籍的瘾,可经过方才的教训,他长了记性,忽然看向一直在一边认真记录的喜宝说道:“喜宝,为师教过你一出《锁麟囊》的戏,你来把第三场青衣赵守贞上台后唱的第一段唱词儿唱一遍,让大家感受一下。”
《锁麟囊》第三场,讲的是贫家女赵守贞即将出嫁,其父赵禄寒为筹不到嫁妆犯愁,欲与赵守贞讲明,又不好意思开口,内疚而哭,赵守贞深明大义,反来安慰赵禄寒,表示即便一无所有也会出嫁。
这场戏是为了与前面两场戏里,富家女薛湘灵不知人间疾苦,因为对家人精心准备的嫁妆不满意,百般刁难下人之举形成对比。
赵守贞一上场,唱的是一段西皮摇板。
京戏曲调无论是西皮还是二黄,都是以原板为基础,配合节奏的快慢加以改动的。
是以一般师父教戏,也是先教原板。
但喜宝是票友出身,自小学得杂,宋有贞教她的时候,她这些都已经接触到了。
因着这会儿也只是让学生们先感受一下京戏的韵律,宋有贞便想到什么戏就叫喜宝唱什么了。
喜宝也不含糊,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开口唱了起来。
“薄命人岂敢怨穷居陋巷,
为出嫁累老父终日奔忙。
可怜他父母心去借银两……”
喜宝的戏腔婉转多音,脆亮清新,极甜美又带着点凄楚,一开口就把人带进了戏里,想要继续听下去。
他们这间教室人不多,便显得空旷,她这一开嗓,更有余音绕梁之势,极具穿透力。
连隔壁正在宋启文教室里听课的学生都惊着了,忍不住频频往窗外看。
喜联社统共三间教室加一间练功场。
这会儿在上旦角课的,只有宋启文和宋有贞。
听到这个声音,学生们都忍不住私下议论:“原来小宋班头的嗓子这般好,难怪他能当上内廷供奉啊。”
独独暂时教不了戏,在宋启文的课堂上监督自己徒弟的苏云卿不淡定了,一口气冲到门外去道:“不对,宋有贞唱得最风光时,也没有这样好的,再说他的嗓子早就完了!”
他倒要去看看,到底是哪棵好苗子被他给看漏了,得趁着那边课还没上完,选徒弟的事儿不算尘埃落定,把人抢过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