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膛线(2 / 2)
当然,两者的弹头长度有所不同,但光以口径而言是一样的膛线的数目,没有一个标准。
阴线的深度在现代的枪管中,大部份是在0.004到0.006寸之间。
但是阴线和阳线的形状,又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膛线的的历史相当悠久,十五世纪就已经出现,但直到十九世纪才大规模装备各国军队。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决定性的原因是前装线膛枪装填速度太慢。
由于弹丸必须嵌入膛线才能随着膛线旋转,所以弹丸的直径必须大于膛线的阳线直径,这就使得前装线膛枪的装填非常费力,士兵往往需要用锤子敲击送弹棍才能将弹丸装进枪膛。
射击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枪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
这么低的射速,对于军队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所以在膛线发明后的两百年间,线膛枪在军队中只是配角,直到法军奥尔良猎兵队上尉克劳德·爱迪尔内·米涅在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米涅弹。
米涅弹的口径比前装线膛枪的阳线直径要小一圈,解决了填弹困难的问题。
米涅弹的弹丸底部有一个圆锥形的小洞。
发射时,火药燃气使弹丸尾部膨胀,嵌入膛线,随着膛线高速旋转出膛。
由于米涅弹的直径小于枪管口径,使得装填更为容易,前装线膛枪的射速大为提升。
解决装填问题后,前装线膛枪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普及。
圆形的阴线据说可以减少枪管的残留物,日本的99式步枪就是使用这种阴线。
阴线上宽下窄,弹头比较容易旋转,因此出枪口的初速会比较高而可以及远。
另外常听到的有Ballard膛线,它是一种黑火药时期有名的长射程步枪,这种膛线采用宽浅的阴线,和现代Marlin的MicroGroove类似。
来复线旋转的程度,称为缠距。
如果须要愈长的距离来完成360度的旋转,称为慢.较短者称为快。
例如说在12寸之内完成一圈的要比9寸内完成一圈的慢。
缠距的差别主要在于是否能使弹头稳定,不稳定的弹头除了沿着目标线旋转,还会翻跟斗,产生靶纸上产生Keyhole的现象。
枪管的长度对射击的初速,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的长度内,越长越好,这是人类很早就发现的事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使用的步枪枪管长达30寸以上,因为当时的战术想法是想要步枪兵能及远。
但是在一定的长度之后,其所能取得的效益有限,只是徒然增加重量,而且使用不便。
因此后来标准的步兵武器枪管长度,大多减少到20寸到24寸之间。
有人开始使用合成材质如碳纤维等,包裹钢管,一来由于弹头仍需在高速和高压的情况下通过枪管,因此内部仍以各式各样的钢材最为理想,但是外部使用合成材质可以增加散热性,减轻枪管的重量,这样的枪管如今仍然十分稀少昂贵,而且直径远大于普通枪管.相信将来的发展应是朝此方向,以内外物理性质相异的材料,经由加工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