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不识字(1 / 2)
干净的院落旁两大棵柿子树,树叶都掉光了,一树的柿子在秋阳下特别耀眼。
“够了够了!”一群人站在树下喊墙头上的少年不用再摘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喊“够了够了,程度,你快下来!”
是的,现在站在青色矮砖墙上摘柿子的才是真正的程度,孙泥克一早联系了他,他也是从外地赶回来。
给程度——小伙伴程度扫墓,联系捐赠,完成刘矣兰交代的任务,差不多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现在大伙儿才有时间好好到这个院子里来坐一坐。
“快尝尝,都是天生熟,全靠土壤跟雨水养活,比你们城里面的好吃!”枣树下,程度的奶奶忙进忙出,给大家又是泡水又是弄好吃的,很是客气。
听说家里要来好些个客人,老人家好些天前就去跟邻居借了新草墩,甚至还商量好了好几家家里讲究的,说家里不够睡,晚上还要送几个客人过去留宿。
这几天四处跑,本来都是住镇子里的宾馆,今天走进村子,听邻居们说了这个情况后,大家决定在这里住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走。
“度,你好好陪哥哥姐姐说说灯笼果的事,我去给你们做饭。”张罗好外面的事情,老人家就要去厨房忙碌。
“阿姨,您休息,做饭我们来。”一群年轻人哪能坐等一个老人家的饭菜,不等鄢蛰递眼色,尤洋洋站了起来。
“哟,可不兴这样,你们老远远的来,又到处忙,歇着歇着,我请了一个同村的亲戚来帮忙的。”老人家赶紧摁住了已经站起身的尤洋洋。
不仅尤洋洋,看着舒婵站起来,元筱勤也跟着站起来了的,但都被老人家摁住了。
程度的奶奶是个耿直的人,看得出来她很高心家里来这么多人,也很享受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忙碌,鄢蛰明白对她最好的回馈就是成全她的热情好客。所以让尤洋洋和舒婵他们都听话坐下了。
“大妈,我们这里的不见得都会做饭,但都勤快,你需要使唤的时候就叫我们。”鄢蛰跟老人家说道。
“我不客气,你们也别客气!”程度的奶奶年纪看上去并不大,声音爽朗,笑声让人想到杨梅。
“你奶奶说灯笼果,那是谁啊?”老人家进厨房后,刘矣辛问道。
“程度啊!噢,你们认识的那个程度。”程度说道。他比跟孙泥克他们相识的那个程度少了些羞涩与内敛,他活泼些,看上去更精明些老练些。
啊?
“他怎么会叫这个名字?”元筱勤不愧是出了名的快人快语,刘矣辛和鄢蛰两个比她慢一步的人相互看了对方一眼,合上了嘴。
小伙子目光一转就看出来这两人不对付,至少眼下是,“是这样,哥哥姐姐”,他笑起来有些温暖,没法不给孩子面子,鄢蛰和刘矣辛紧绷的面色缓和了不少,“灯笼果有过很多个名字,比如他来跟我借身份证的那次他说现在他叫紫苏,因为他去了一个地方,有个哥哥做饭菜很喜欢加紫苏,他才知道原来紫苏除了采收苏子和做苏子叶粑粑,还有很多种吃法。”
大家都知道这个哥哥就是尤洋洋,一时间,“悲”袭上每一个人心头。
有一种遇见,你以为是过客,后来发现很上头。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是个流浪的小孩,村子里家家户户不缺孩子,也没人领养他,他整天在学校周围混,有时候一整天见不到他,放学后他突然出现,两个裤兜里鼓鼓囊囊全是野灯笼果,那是他在山里转一整天找的,他会一颗不剩全掏给我。等学会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写给他看,告诉他这个是他的名字。”
大家都仔细听,程度也认真回忆,“噢,你们等我一会儿。”
程度说完起身咚咚咚往屋子里跑去,在院子里都听得见他在里屋推拉抽屉的声音。
没几分钟,他满脸喜悦地抱着一个陈旧的木匣子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