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舆论战(2 / 2)
“嗯,总算还有为君分忧的心。这次的事完了以后,收拾些家当,回老家荣养去吧。”
“谢主隆恩!”魏忠贤激动地跪地磕头,是真心叩谢。
崇祯这句话就等于是说:你可以平安退休了,以前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
傅斯年下朝之后,立即奔赴各处验收,看昨天布置的效果怎么样。
“古今兴亡多少事,尽在方寸案台中。各位,今天我给大家伙儿说一段本朝的事儿。话说前任的吏部尚书王绍徽,编了一册《东林点将录》。”
“那边有客官担心了,说这事儿能说吗?列位请放心,我既然敢说,你也别怕听。为什么呢?本朝的锦衣卫他讲理呀!”
底下不免发出哄笑,一个听众磕着瓜子说:“嘿哟,这话听着都新鲜!锦衣卫讲理……不过这一批好像还真是嗳?”
说书先生等众人笑过,继续道:
“列位甭笑,以前锦衣卫的缇骑那多横啊,现在真不一样了!只要是真事,你尽管说!”
“大家想想,是不是觉得好久都没看到镇抚司的人呼啸而过了?所以各位尽管安心的听,没事!”
说书先生心道:“何止能说呀,这根本就是锦衣卫让我说的!”
“诸位,咱们书归正传!话说有的人呐,表面上看着道貌岸然,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嘴上说着圣人的微言大义,实际净干龌龊事儿……”
“你比方说有这么一位,他中举之前,任嘛不会!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四体不勤,是五谷不分!”
“里里外外,全靠他家娘子支撑。不但要干家里的活儿,还要替人家缝缝补补做点零活儿,以补贴家用。”
“就这么供着她丈夫十年,终于是熬出头了,铁树开花,他丈夫中举了!可是这女子命途多舛呀,她没摊上好男人!”
“中举那位为了攀高枝,转身就把他抛弃了。您说这够人字两撇吗?就这种人,却因为座师提携,摇身一变,入了东林一脉。堂而皇之地自诩为正人君子……”
……
傅斯年没再继续往下听,接着往下一家走。
下一家是城里有名的剧场,这会儿刚刚开场,那唱段是所有人都没听过的。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悲切的唱腔,以及凄惨的剧情,让底下的观众不禁跟着落泪。
“白毛女真可怜……地主太可恶了,把人逼的没活路了!”
“可说呢,要说最惨的就是那些农户,地主老财们是变着法得盘剥,就想让他们失去土地成为佃户……”
“就是,幸亏当今圣上英明,想出了大农场的主意!万一真有什么不测,咱加入进去起码不担心衣食无着!”
……
这幕戏的高潮,当然就变成了英明睿智的崇祯皇帝,及时铲除了为祸乡里的土豪劣绅,救民于水火。
戏中还着重提了官员在家乡大肆圈地,当然也免不了一些强买强卖的事,讽刺辛辣、指向清晰,很是勾起了一些观众的愤慨。
在今晚万家灯火中,市井小民的闲话里,恐怕少不了对那些圈占土地之人抱怨。
一连走了几处,效果都很显着,傅斯年满意地点点头。
他此时还不能闲着,昨天已经递了好几张帖子,他还有许多人要拜会。
文官并不是朝堂的全部,有文当然就有武。
武将这个群体,就是傅斯年接下来要拉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