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准备与决心(1 / 2)
当意识到皇帝并不单纯是跟他们硬刚,而且已经在暗中开始行动,一众东林党人顿时觉得事情变得不简单了。
韩爌道:“皇帝背后有人指点!如此有针对性的办法,简直就是釜底抽薪,这绝不是他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能想出来的。”
钱龙锡哀叹一声:“还能有谁,肯定是傅斯年呗!年纪轻轻的,一肚子坏水!”
钱谦益却道:“我观他上位的行事,也未必就是个奸臣。实话实说,锦衣卫在他的领导下,确实有那么几分匡扶社稷的味道。”
他在几人中岁数最小,相对有些朝气,并不完全否定傅斯年的行事。
“受之(钱谦益字)不要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他所做的一切种种,并非是为了天下苍生,只是为了皇帝一人而已!”韩爌及时纠正道。
小同志,你的思想有些动摇啊!
不能被那个致力于独裁皇权的帮凶所迷惑!
钱谦益没有争辩,而是提醒大家要想出对策。
刘一燝道:“对方的招数无非是以点带面,想要用学派中个别人的劣迹,来抹黑我们整个团体。”
“既然如此,就让他没有目标!最近两天留着点消息,被提及名字的,不要在联名上书中署名就是了!”
苹果烂了怎么办?把腐坏的地方削去。
但刘一燝肯定想不到,他们东林党这颗苹果不是烂了,而是品种就不对。
大明王朝现在就是没牙的老太太,她需要的是柔软多汁的水果。
东林党这个群体,从来就不是坏,而只是菜。
后世有许多大明王朝的拥趸,张嘴就是明亡于东林党。
实际上,崇祯从来没重用过他们。
历任内阁名单和主要官员的名录不会撒谎,东林党在崇祯朝地位并不高,甚至是被防备的对象。
东林学派的主旨很正面,讽议朝政和官吏,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
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得到了广泛支持。
可是他们又党同伐异、不通实务,只有高举的口号,却没有救国的良方。
至于说他们私下里聚敛财货、侵占土地,那确实有。
但不是说只有东林党人是这样,明末这一阶段,吏治早已崩坏,可以大多数官员都那样。
直到深夜,东林学派的人仍在进进出出。
十几个长条桌案拼在一起,许多人奋笔疾书,准备着后天会用到的战斗檄文。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比较感性的韩爌觉得很欣慰,颇有一种“吾道不孤”的感慨。
跟钱龙锡说:“众志成城,何惧艰难险阻!”
难为他六十多岁的人,还跟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起熬。
刘一燝早因为体力不支去后堂休息了。
钱龙锡回道:“如此一来,不是跟当年的大礼议事件一般无二了吗?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今上的聪慧不亚于当年的世宗皇帝,且有爪牙襄助,事情并不一定会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吧?”
韩爌并非食古不化的人,对于钱龙锡的担忧,他也是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