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别出心裁(2 / 2)
这时候品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官大的站里面,官小的只能在外面,不管风吹雨淋都是如此。
所以一般除了言官以外,五品开外的官员很难有机会见到皇帝。
今天很是奇怪,往常十分勤政的崇祯皇帝,居然罕见地迟到了!
此时此刻,傅斯年正陪着他吃早饭。
崇祯吸溜一口小米粥,亲自动手剥着茶叶蛋,幸灾乐祸地道:
“大兄,你这招真缺德呀!特意让我晚起半个时辰,我们在这吃包子喝粥,他们站在大殿吹冷风。”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先让他们泄泄锐气,咱们来个以逸待劳!”傅斯年丝毫不显拘谨。
看样子陪皇帝吃饭这种事,对他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卯时三刻,鸡叫最后一遍。
此时的崇祯才慢悠悠地来到皇极殿,距离平时上朝已经过去半个时辰。
也就是说,大臣们在清晨的微凉中,已经站了一个小时了。
当然,这里有些人是有特殊待遇的。
比如皇帝对孙承宗、徐光启二人就有旨意,准许二人上殿议政的时候坐锦墩。
又怕他们是老寒腿,给了块羊绒毡。
“公公,早上还是有点凉,给加几盆碳火呀!”有大臣对站班的太监说道。
“哟,对不起了大人,陛下向来节俭,宫中的柴碳等用度都有严格规定,这个月份是不能加的……”太监低声回道。
问的人无奈,只能搓手跺脚取暖。
好在随着太阳升起,温度渐渐也上来了。
这时王承恩那熟悉的声音响起:“皇帝陛下驾到!”
朝臣们尽量舒展着僵硬的身体,齐声应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走完程序,所有东林党人跃跃欲试,终于到他们反击的时候了!
在礼部尚书林欲楫的带领下,五十三个大臣和他一起上书。
奏折中旁征博引,陈例了以往因为乱命而导致大乱的例子。
不仅如此,在他启奏完毕后,韩爌和钱龙锡同时出列,献上了东林党人在这两天之中准备的万言书。
语句精炼、言辞华美,确实是骂出了水平、骂出了风格。
把皇帝几乎逼到无处落脚,仿佛只要不按照他们的请求办,崇祯就得是当代昏君了。
而万言书的落款更是嚣张:七十余疏、二百余人,皆如臣等议。
赤裸裸的亮肌肉啊!
这就是警告崇祯:你别犯迷糊啊!
我们组织的力量那是相当庞大的!
动辄两三百人,这可都不是普通老百姓!
这些都是你统治天下的基础,你敢违逆,就等着圣旨出不了皇宫吧!
面对如此大的阵势,崇祯皇帝丝毫没慌。
淡定地看着众人说道:“这天下,不是我一家一姓的天下,也不是士大夫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你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可曾真的听过他们的呼声?今天咱们君臣破个例,换个形势上朝。”
“金吾卫何在?打开午门,放一部分百姓进来。今天就让这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听听黎民百姓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