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武装开垦计划(1 / 2)
招商大会最终圆满落幕,共计有二十八家豪族参与,组成了关中农垦集团,赴南洋进行种植园开发。
给予的条件十分优厚,首先是一比二换地补偿。
在关中地区,只要你们家有土地,愿意换给朝廷,在南洋就可以换到双倍的土地,且永远免税!
这对非官员身份、无法享受免税待遇的富商、地主,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这还只是熟地的补偿,来源是以后没收佛郎机等外国势力在南洋的土地。
还有鼓励开垦荒地的计划。
只要你有能力,开垦的荒地能按时完成种植,头两年免税,第三年才开始阶梯式征税,且上限不超过一成。
最重要的是,朝廷负责包销,业主唯一需要承担的风险就是歉收。
可是众人都打听过,南洋最大的优势就是气候好,干旱这种事,对于热带岛屿地区来说,几乎不存在。
种植的品种他们都选好了,棉花、甘蔗、水稻、玉米等等,这些都是硬货,任何时候都不会愁销路。
唯一让他们不太熟悉的,是一种叫烟叶的作物。
听说既不能吃,也不能入药,却被那位指挥使大人强力推荐,说至少要占到种植的两成。
并信誓旦旦地保证,未来的订单一定会供不应求。
也有识货的,介绍道:“大家不知道,那东西我们叫‘熏种’,晒干了搓成粉末,装在长管里点着,吞吐它产生的烟!我就曾试过,有点像喝醉了的感觉!”
傅斯年介绍道:“不瞒各位说,这东西以后必将成为最紧俏的商品!今年朝廷已经开办了江南卷烟局,专门生产制式卷烟,我们叫香烟!各位是第一批有机会参与进来的人,要抓好机遇啊!”
话提醒到位了,就看后面谁胆子大了。
哪怕到今天,烟草依然是最赚钱的行业,背后的群体实在太大了。
有人胆子大,觉得朝廷都专门开设了衙门口,必定是赚钱的大买卖。
有人觉得还是保守一点好,先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少种点烟叶,看到底好不好卖……
至于农垦团的成本支出,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
一是给朝廷的保证金。
不能说你光是吹牛,却没能力做到,耽误了朝廷的正事。
但保证金可以用土地来抵押,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是这么干的。
第二项支出就是买劳动力的钱。
自从傅斯年进入山西境内,用总督杨鹤做鱼饵,引来许多股乱民。
他亲自统兵,战无不胜,在各个卫所的配合下,一举击溃了山西境内几股大的势力。
总计有近十万乱民,也难怪杨鹤犯愁,实在是养不起了。
对他来说的是大麻烦,却被傅斯年巧妙运作,转手就卖出大几十万两银子。
轻壮十两,老弱妇孺附送,总之要一并把人领走。
至于这些人的口粮,傅斯年承诺送到南洋之前都归朝廷承担,到地方了自己负责。
这让所有人都觉得很人性化。
要知道,在运送过去之前,这些人是无法劳作的,全都得朝廷的粮食养着。
到了地方之后,是渔猎也好、采集也罢,总是有许多手段减免支出的。
第三项大的支出,在以前他们根本接触不到,那就是军械!
强制性的将部分乱民迁移海外,多数人必然是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