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武装开垦计划(2 / 2)
你能想象监狱要是没有看守会什么样吗?
而且农垦集团虽然听起来与人无害,实际是组织人手到海外跟别人抢地盘的,没武装力量能行吗?
人家海贸集团牛,主要是因为掌握了强大的海上武装,初期朝廷承诺让他们帮助,可人家不会一直帮。
包括后续要管理近十万人,还要面对当地人,没点威慑力能行?
而且因为是去往海外开拓,不会影响国内的治安,朝廷这次可以说非常放的开。
冷兵器也就罢了,连火枪都肯出售。
那三眼铳啊,可是让后金人都心惊胆战的东西。
也只有杨鹤这种够级别的大员,才知道真正的情况。
哪是傅斯年特别大方啊,那特么是因为朝廷要给部队换装了!
从天启七年开始,朝廷就研发了一种新式的火铳,只不过一直处在试验阶段。
没错,就是当初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陪他哥哥天启皇帝玩的那款。
这款已经能称之为步枪了,是傅斯年精挑细选、最适合明末的枪械——米尼线膛枪。
不需要有多么先进的工艺,以现有的冶铁技术也能实现量产。
只不过掏枪管和刻膛线还是很费劲的。
至于线膛枪装填费劲的缺点,则由定装火药来弥补了。
总的来说,这款造价不高、便于生产的前膛步枪,已经完全可以淘汰三眼铳了。
原来的三眼铳势必要逐步淘汰,现在将部分老旧的东西卖给农垦集团,又给朝廷创收一笔。
总之杨鹤现在已经是彻底服了。
这思维跳转的速度,怕是永远就只能看见人家的后脑勺了。
就这样,刚刚到任一个月,整个关中地区的形势就发生了根本转变。
杨鹤在给皇帝的奏报中没隐瞒,详细介绍了傅斯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收到奏报的时候,崇祯看着内容不禁陷入沉思:
要不让他把全国各地都走一遍?这也太特么有效率了!
但还没等他想清楚,就收到了傅斯年的奏报。
在奏折里,他言明会立即回京,因为收到边关的情报,后金有异动!
崇祯得知以后,心里咯噔一下,立即调傅斯年回京仔细汇报。
在他心里,哪的事都不如辽东重要。
傅斯年手里有各类翔实的历史资料,当然不会忘记崇祯二年最大的事——己巳之变。
明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率众号称十万,避开宁远、锦州,兵分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师。
具体路线是从喜峰口突破,之后攻遵化、再破蓟门、三河、通州。
突破了以上关隘以后,京师就近在眼前了。
这是皇太极一年多来的谋划,先肃清后方,再驱除林丹汗,最后借道蒙古进攻大明京畿。
几次在关锦防线碰壁,他这次终于吸取教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