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下一步的方向(2 / 2)
“这个懂天文、那个识地理,他会料敌先机、我能制定战术……这样一来,将大家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名将!”
“而且人多力量大,可以帮主将查缺补漏,同时又能一起分析计划的可行性,不至于埋没了某个天才的想法。”
崇祯想了一会儿,目光渐渐放亮,喜道:
“这跟军校的开办还是相辅相成的!你说的这个参谋,完全可以从军校里筛选。”
“有战场经验的低级军官也行,通过武举考试的人也行。把他们放到军队里,跟在那些有本事的将军身边,时间久了不也熏陶成名将了?”
“如此一来,国朝以后再不用为没有将才而发愁了!这主意简直绝了!”
至此,崇祯对未来的规划发展有了明确方向,一切只要按照既定路线走下去就好。
不同于历史上他的茫然,本世界的崇祯对未来是充满着希望的。
……
崇祯和傅斯年在讨论,东林学派的众人也没闲着。
刘一燝长叹道:“看来我们几个是留不下了!好像虞臣(韩爌字)的考评还可以?”
钱龙锡说:“不能全都走,总要保住一个。既然虞臣的考评不错,那我们就全力保他一个。他是次辅,总归还是有力度的。”
韩爌自己反倒不怎么有信心,叹息道:
“咱们几个都在内阁也没起什么作用,就算保住我又能怎样?看来当今真的跟世宗皇帝十分相似啊!”
李标鼓励道:“别那么悲观嘛!我看陛下的一些作为,倒也都是有的放矢,很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转头看看低落的钱谦益,劝慰道:“受之不必颓废,如果真有什么不虞,我倒建议你去陛下说的那个培训班看看。”
钱谦益抬头看看他,问:“就算去了,估计也没什么希望。我觉得那就是个安抚人心的方式而已。”
钱龙锡也道:“嗯?那可不一定。事情有变化,咱们也要跟着适应。现在看来,咱们应该重新关注国子监了。
李标补充道:“座师和举子之间的关系被疏远了,但国子监好像又把这层关系弥补了,我们确实应该重视。”
“与其把宝压在以后,不如好好经营当下!我们尽量多保住一些人的职位,以后看来要多注意些本部的工作了!”韩爌说了句相对有用的话。
……
京察大计落幕以后,各人都对自己去留心中有数了。
有不甘心想运作一下的,也有听天由命的。
周延儒、温体仁就属于带着希望找门路的那种。
当周延儒告知傅斯年,他想引温体仁为援手一起入阁时,被傅斯年当面否定。
“相信我,你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的!有的人就不适合成为伙伴,因为他容不下任何人的反对。”
周延儒疑惑道:“可是我毕竟势单力孤,如何能跟那么多东林党人竞争?他们拉帮结伙,我要是不找点帮手……”
傅斯年抬手制止了他的话,说道:
“牛羊成群结队,猛兽总是独行。不用怕,你会有足够多的提携。哪怕敌人再强,他也在你的正面。但容易背叛的队友,却比强大的敌人更危险!”
周延儒若有所思。